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第49节(1 / 2)





  “开了铺子你虽说是掌柜,铺子是家里的,赏钱都给跑堂了。”

  “在瓦市咱也能挣钱,也是你管事儿,攒着钱给铁蛋和卤蛋多好,就算以后分家,咱们再拿攒下的钱开个小铺子。”

  张三壮说她想得太简单,“你当这铺子说开就能开?先不说方子是不是咱的,就算做普通买卖,这开铺子和在瓦市支摊子肯定不一样,迎来送往,人情世故,甚至结识有钱老爷们,都得是在铺子里才能接触到。”

  孙氏想着,“那你在瓦市,不也天天跟行商打交道?”

  张三壮:“嗐,那人家是冲着咱吗?当过掌柜出去自立门户和没当过掌柜瞎扑棱,你用脚丫子想也该知道哪个能挣着钱。”

  他也不跟孙氏说那复杂的,“家里银钱阿姆捏着,就算给尕娃子读书,二哥孩子多吧?将来分家,大哥占大头吧?要是有个铺子我掌管着,大厨是我老丈人,将来把钱补给大哥和二哥,咱白得一个老字号,这帐你算不明白?”

  孙氏知道是这么回事,可她虽然不想承认,但胆小犯怂这点,她随了孙娘子。

  挣钱谁都想挣,她是怕乔阿达说的那些麻烦。

  “那咱家银钱够吗?统共挣了五百多两,要是买铺子,咱们手里分的钱是不是也得掏出去?”孙氏有点肉疼,好不容易手里捏着钱,还没捧热乎呢。

  “不用,家里钱肯定够,你忘了咱还卖牙刷和牙膏子了?”张三壮提醒道。

  家里有多少钱,他怕是比捏着银钱的张娘子还清楚。

  他知道媳妇的性子,挤兑她,“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有啥事儿肯定是乔家顶在前头,咱就是老实听话的份儿。人家都不怕,咱有啥好怕的,你要是这也怕那也怕,咱干脆连瓦市也别去。”

  孙氏叫张三壮说的脸白一阵红一阵,咬牙瞪他,“我这不跟你商量嘛,咱家啥时候是我说了算来,不都是你主意大过天。”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炮仗炸着走,她还不能叨叨几句了?

  张三壮见媳妇怂这么快,就知道她心里其实也乐意多挣钱,嘿嘿笑着抱住媳妇亲一口,不再多说。

  初五,张屠夫带着大儿子去镇子外的道观里,请回来一尊正位财神——正一玄坛元帅。

  苗婉扒在门框上仔细看了,这位赵财神身穿祥云盘龙红衣,腰挂金钱如意,手托元宝钱罐,连正冠幞枝都是红通通的方孔钱模样。

  好家伙,可以说全方位展现了财神的金光闪闪。

  她暗暗点头,这财神做的就像是能搞到钱的模样。

  三家都非常重视迎财神的仪式。

  迎财神需先给财神上香以示恭敬,后出门向正西方拜请财神入户,期间香灰和燃着的金元宝灰不能落地,得由人抱着火盆子。

  等到迎回财神,再一次上香跪拜,这才算是请完财神,往后每天记得上香就行。

  以前张家都是去道观里拜财神,也就是开始做买卖了,才把财神请回来。

  乔盛文这个前户部侍郎以前每年都请财神,可惜他家里那尊开过光的财神像,不知道被哪个王八羔子给得了去。

  他特地用红纸写了祈福疏文,孙老火叠了许多金元宝,张家买来了香烛和条案,特地在堂屋最亮堂的窗户边,置办了财神位。

  女人们不能参与,由张娘子带着在厨下等着。

  在三个大家长带着长子点燃檀香和金元宝,走出家门祭拜请神的时候,妇人们连同小孩子都被要求闭上眼,双手合十恭敬祈福。

  苗婉对于这种活动没啥感觉,这要不是迎财神,她都不带来的。

  还要委委屈屈呆在厨房里,再一次感受这个时代对女子的歧视。

  哼,早晚有一天,她要带着娘子军们请财神,到时候男人们全关小黑屋。

  迎完财神后,张家人才坐下来说话。

  这会子就看出来兄弟齐心了,三个儿媳妇坐在婆婆下首,看着三兄弟全赞成买铺子,心里盘算着一房多出来三百多两的家产,心里都乐开了花。

  张娘子夫妇其实更乐意买田地,对他们上了年纪的老手艺人来说,没什么比置地更体面。

  将来若是能得几十亩厚田,他们就是不杀猪了,也能当个地主。

  杀猪是造杀孽的行当,能做地主谁也不乐意一直干下去。

  但老两口的意思也抵不过儿子们有上进心,好歹那铺子也占着不少地呢,往后挣了钱再买地也来得及。

  商量好,待去到乔家,张家这才知道,铺子的地契已经拿回来了。

  “那咱们还等啥?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去找人牙子了?”张三壮特别高兴,搓着手兴奋道。

  往后他也是掌管跑堂的掌柜,甚至要被人称呼一声东家哩!

  “我去瞧过那铺子,前头能做买卖,后头能住人,正好货也放在那边,也有人看着库房。”张三壮越说越兴奋。

  “叫爹他们也搬进去,也不怕底下人出了乱子。”

  苗婉十动然拒,“三哥的意见很不错,但咱们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所以铺子先不开,还是先在瓦市做买卖。”

  她又开始掰手指头,“首先,咱们铺子不能叫杀猪匠酒楼啊,听起来煞气太重了,得找人算个好名字,做新牌匾,铺子里也得重新装修,西宁镇那么多食肆,咱总得跟别人不一样。”

  她一开始数手指头,大家就都安静下来了,反正苗婉每回数出来的都是重要的事儿。

  “其次,咱得盘算好铺子里卖什么,就像先前那卤货似的,总有被旁人学了去的时候,咱也不保证啥时候就出来个能人,说学了去就学了去。起码得保证四时八节的,咱都能推出新品来,这些得给孙阿达时间慢慢试。”

  大家点头,只要旁人模仿的速度赶不上他们上新品的速度,那些人就只能跟在后头吃屁。

  苗婉又道:“还有啊,这人要买多少,他们都能干什么,谁能领着大家干活,都得三哥你来操心教好了,哪儿是说开张就能开张的,咱们不能让客人挑咱的毛病,得提前把服务做细致了呀。”

  一个饭馆,最重要的就是卫生、食物和服务质量,这些都离不开干活儿的人,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干活,培训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