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节(2 / 2)


  等邬有道走了之后,四爷神色才落了下来,他坐在书桌前良久,深深叹了口气,才拿起笔回复起来。

  既然已经做好了决定,四爷一点儿不犹豫,第二日直接给康熙上了折子,借口自己身体不好,并且福晋身子沉重,开始闭门休养,连户部都不去了。

  “四哥,您到底是为什么啊?我听说你举荐二哥复立?”十四阿哥是最着急的一个,他听闻消息后,立马跑到四爷府过来质问。

  与此同时,康熙在宫里头,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老四,此举是为了什么?难道真如他所说,希望出去开拓疆土?”

  “奴才不懂这些大道理,但是有一点奴才还是看得出来的,雍亲王重视亲情,怕是不忍心二阿哥受苦,又怕万岁爷难受吧……”李德全给康熙将茶杯满上后,笑眯眯的躬身低声回话。

  “朕欣慰就欣慰在这个,可害怕也害怕这个,老四……有些太过重情,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康熙怔忪了一下,摇了摇头,想起四爷折子里写的东西,脸色凛了凛:

  “听说老四福晋还有几个月就生了?老四这段时日……可有去过后院?”

  “回万岁爷的话,四爷去后院一直还是比较频繁的,并未独宠于某个。”李德全知道皇上担心什么,赶紧回答。

  “这样吗?这几年老四后院可有谁怀孕?”康熙皱了皱眉头。

  “许是后院里比较乱,又或者是雍亲王福晋手段了得,奴才看雍亲王府上子嗣虽少,可倒是都康健的很。”李德全对弘旸的感觉很好,忍不住替松格里说了几句话。

  “嗯……让老四府里的眼线盯得紧一点,要是有什么不妥的,及时来报。”康熙点了点头丢开了这件事。

  “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思,落棋无悔……哼,希望某些人将来不要后悔才是。”说着康熙扔掉了手中的折子。

  四爷在头疼的将十四阿哥应付走后,收到了粘杆处传来的消息。

  “你是说,皇阿玛的眼线进了正院?”四爷眉头一皱,浑身的气息都冷冽起来。

  “是,福晋院子里的三等丫鬟有一个得了痢疾,被挪了出去,郑嬷嬷送了个新的过去,那位是万岁爷派来的。”李逸桐跪在地上低声回禀。

  “爷知道了,这件事……先不用告诉福晋。”四爷沉吟了会儿,只是摆了摆手就让李逸桐退下了。

  只是四爷忘了邬有道跟他提过的思敏可能是李姑姑的事情,毕竟思敏只是……床榻间蹦出来的一个名字,他眼下都想不起当时是为什么问的了。

  可李思敏回来后,因为躺了大半年,实在是无聊的不行,倒是手脚伸得更长了些,像是于宝根和李路生之流都有些苦不堪言,却因为手底下人手渐多,到底是苦中作乐,忙活个不停。

  本来四十七年过去,松格里答应过要放李思敏自由的。

  李思敏却觉得还是呆在府里头更好玩儿,也因着他出府后也没什么别的目的,待在这里十年,他都习惯了。

  再说府里还有个好玩儿的呆子,他也就断了出府的念头。

  他这一折腾不要紧,基本上各处的钉子都查了个底朝天,正院里这位也就无从隐藏了。

  “那位为何要在我这儿放人?”对四爷并未太上心的松格里很有几分不解。

  “皇家不允许出痴情种你不知道?”李思敏一脸你是不是傻的表情。

  松格里噎了一下,她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半天才纠结着怀孕后有些肥嘟嘟的脸:

  “有人觉得……四爷对我痴情?”说完松格里浑身打了个寒颤,觉得自己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现在也就你自己还不知道这件事情了,你没见常嬷嬷脸上的褶子都多了几道么,那可是天天眯着眼笑出来的。”李思敏对松格里的自欺欺人实在是够够的,毫不留情的道。

  “那你觉得我该如何?我该回应他相同的感情?”松格里脸色冷淡了下来,眼神很有几分哂意。

  “这个……看你自己啊,你不乐意……受着就是了呗,也没人要求你相同的回应啊。”李思敏感觉出来松格里一提这话,满身的刺儿都出来了,缩了缩脖子很是无所谓的道。

  四爷都不要求,他咸吃萝卜淡操什么心,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

  “……那就先不管,不用太看管着她。”松格里眼神中闪过一抹深思,利落的吩咐道。

  万岁爷不是怕自己的好儿子儿女情长么?她替万岁爷解决忧虑好了!

  深情什么的……她实在是没那个心力,可是冷酷无情她这辈子最得心应手了。

  于是,还没等朝堂上如何,四爷发现,自己进不了正院了……

  想起松格里这一胎怀的一波三折,虽然心中不爽,但也没强硬要求,只能去庄子上散心,顺便躲开那些有成算的有心人和糟心的亲弟弟。

  康熙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等着胤礽从咸安宫过来,闻言端在手中的茶顿了一下,只是摆了摆手就让人下去了。

  四爷儿女情长他担心,可这被福晋拒之门外……也怎么想起来,怎么不是滋味儿。

  他儿子有这么差吗?老四福晋有些太不像话了!莫不是仗着自己的肚子恃宠生娇?

  在松格里不知道的时候,康熙已经在脑补出了她没尽好福晋本分的批评小作文几百字。

  她也没那个机会能知道这些,其他人也都没心情关心这些小事儿。

  因为宫里这下传出来了板上钉钉的实情——康熙正月里几次召见废太子,并与太子垂泪谈及往昔。

  每每废太子出来乾清宫的时候,都是哭得满脸红肿的样子。

  对于宫内消息这么轻易被传出来,大臣们心头都特别有数,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于是四十八年二月份,康熙在大臣们进谏后,正式复立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

  三月初十,以大学士温达、李光地为正使,刑部尚书张廷玉、都察院左都御史穆和伦为副使持节,授胤礽册、宝,复立为皇太子。

  以礼部尚书富宁安为正使,礼部侍郎铁图为副使持节,授石氏册宝,复封为皇太子妃。

  毓庆宫的大门又一次敞开迎来了自己的旧主。

  “恭喜太子殿下。”这是朝臣们的祝贺。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