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1节(1 / 2)





  她这番心态,倒与她远在故国的嫡姐有些相似。

  赵若薇抛情弃爱,不再想着邵瑜或者方晏,先是和将军府讲和,经历了那样难堪的事情之后,任谁也没想到,将军府还能和赵若薇和好。

  赵若薇名声本来已经烂大街了,但有了将军府帮她洗白,她又立誓终生不嫁替少将军守节,从将军府的旁支过继了一个孩子为嗣子,保证死去的少将军香火有承,时间是最好的良药,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宋都竟然也出现了不少声音,开始跳出来给死去的齐国质子抹黑。

  什么质子生性好淫,什么质子会给人下药,甚至连下蛊的事情都开始传了起来,左右这是在宋都,宋人哪怕再讨厌赵若薇,也不会偏向一个齐国人,可怜齐国质子死得不明不白,最后还成了赵若薇洗白的工具。

  即便如此,宋都依旧还有些许的声音说不中听的话,但有宋王和将军府镇着,再也没人敢当着赵若薇的面说这些话。

  有了赵若薇的帮助,原本已经被宋王半架空的大将军,又重新回了军中,这一次,在大将军的默许下,赵若薇开始往军中安插人手,而宋国朝堂这边,李成便是赵若薇最好的代言人,有了赵若薇的旁敲侧击,李成也知道了自己不受宋王待见的原因,李成本就是个极聪敏的人,这般对症下药想法子消除君臣误解之后,李成的仕途开始平步青云。

  赵若薇有钱,在宋王面前说得上话,又有李成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官员。

  邵瑜的探子将宋国的事情源源不断的传入燕国,赵若薇行事这般顺利,内里其实也有了邵瑜的一分助力。

  等到赵若芷顺利生下孩子,邵瑜也终于被燕王加封为王太子,册封大典上,众人虽然能肉眼可见燕王的欣慰,但也感觉到这位登位二十年的王已经十分苍老了。

  对比之下,年轻的王太子显得那么充满活力。

  原身当王太子时,尚且还需要借助燕国内部几大世家的助力,但邵瑜却比他强势许多,不联姻,不妥协,邵瑜甚至在没有得到燕王太多帮助的情况下,就已经十分熟练的压制平衡几个家族之间的关系。

  燕王的身体一日又一日的衰败下去。

  等到来年春夏之交的时候,这位苍老的王永远的闭上了他的双眼,他最终留给邵瑜的,是一个充盈的国库,和一个结构稳定的朝廷。

  新旧两王交替,整个过程十分顺利,若非燕国国丧,朝臣们似乎都感觉不到太多的变化,毕竟在燕王后期身体衰弱时,邵瑜以王太子位已经监国数月。

  新王登位,后宫也迎来了新的主人,后宫交接之事,邵瑜没有插手半分,而是完全由赵若芷一人决定,也会有不长眼的老燕王妃嫔刁难赵若芷,但许是因为为母则强的缘故,赵若芷此番动作十分利落果决,这些妃嫔们甚至没有闹出多大水花,就被赵若芷派人强制送到了寺庙里为老燕王祈福。

  对比之下,那些有眼色的妃嫔,因着乖顺还能继续留在后宫的某个角落里颐养天年,而不是等到年纪大了被人从宫里赶出来进寺庙清修。

  这般杀鸡儆猴,赵若芷花了半个月时间,就已经完全掌控住燕国后宫。

  饶是邵瑜也不禁感叹,女人的成长能力十分迅速,比起刚刚重生时的赵若芷,此时的她似乎已经脱胎换骨。

  “你觉得如何?”邵瑜问道。

  赵若芷又将那份奏折细细的看了一遍,小心的觑了邵瑜一眼,试探着问道:“准奏?”

  “为何准许?”邵瑜又问道。

  赵若芷凝眉细细想了一番,这才开始说了起来,一边解释,一边观察着邵瑜的神色。

  邵瑜若是点头,她便觉得高兴,邵瑜若是皱眉,她就开始有些慌张。

  她的眼神里没有半分爱意,她看着邵瑜时,很像一个面对老师回答问题的小学生。

  邵瑜又提点了两句,而赵若芷想明白了之后,反倒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见解。

  “当地的山民这般做,定然有他们的理由,纵使他们解释不清楚,但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事情,肯定有其中的道理。”赵若芷说道。

  这道奏折上说的不是别的事,而是从燕国走小道入齐国,须得经过的一段瘴气山林。

  燕国如今国库充盈,一月前邵瑜又派人从北边的草原人手里换了不少战马,西山的那个铁矿也在源源不断的生产着新式武器。

  “你的想法不错,但还是需要派人细细查探,这条小道事关重要,不容有半点轻忽。”邵瑜说道。

  赵若芷很快便提出了实验之法。

  邵瑜听了点点头,赵若芷也算一点就通,提出的实验方法像是粗糙的控制变量法,邵瑜对这条建议又扩充了一些,接着就直接对着手下人发出了指令。

  “一直躲在幕后,也不会有太大的长进,不如走到台前去感受一番。”邵瑜说道。

  赵若芷有些不解的看着邵瑜。

  等到第二日,早朝开始,满朝文武们忽然发现上头坐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原本邵瑜独坐的位置上,添了一把椅子,坐了一个穿着王后礼服的赵若芷。

  “这……”吴丞相在几个月前就告老返乡,如今担任丞相一职责的是郑易。

  因着邵瑜向来在朝政上表现强势,说一不二,其他大臣看了这般场景哪怕有心质疑,也害怕惹恼了邵瑜,因而此时只得左右张望,不敢明言。

  旁人不敢说话可以装死,但郑易却不能装死,他是邵瑜一手提拔上来的臣子,说起来邵瑜对他有知遇之恩,但此时见着邵瑜脑子发昏,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劝谏。

  “大王与王后伉俪情深,本是国之幸事,但朝廷大事,并非儿戏,王后在此,恐怕有些不妥。”郑易说道,任凭他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邵瑜这样一个独断专行的人,怎么会容忍赵若芷和他平起平坐?

  难道这就是真爱的力量?

  不止郑易心底这般嘀咕,其他朝臣们心里也在碎碎念。

  邵瑜登位之后,并没有向历代先王一样充盈后宫,闹得家中藏着美貌女儿的朝臣们心中生起不少怨言,但几个被人怂恿着上书催促邵瑜充盈后宫的臣子,最后身上的清闲差事全都被撸掉了,邵瑜用“既然还能像妇人一般关注后宅之事,想必是太过清闲”为理由,送这些臣子们去了最繁忙最劳累还没什么权力的工作岗位上。

  有了这几个出头鸟,其他人心里有怨言也全都憋着,不敢再说后宫之事,且久而久之,他们也回过味来了,邵瑜如今只有一个儿子,虽然还没有被立为储君,但既是嫡子也是长子,王后又备受宠爱,明显地位稳固,若是冒然将自家闺女送进后宫里,只怕争宠还争不过这位王后,到时候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更重要的是,这个令大王空置后宫的王后是宋国公主,并不是燕国本土大族之女,这样一来,后宫的事情很难影响到前朝。

  这些大臣们送女儿进宫,除了打下一任君主的主意,便是为了给自己的家族牟取更大的利益,但邵瑜这么一闹,后宫里没有一个燕国女子,这样满朝文武在这件事情上,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反倒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只是他们本以为宋国来的往后无法干涉燕国朝政,但如今看着这个在上首高高坐着的女人,他们只觉得自己的脸颊生疼。

  “从今日起,寡人与王后,共治燕国。”邵瑜开口说道。

  郑易听了这话,只觉得自己的太阳穴突突的,眼前就好像有无数的小星星在打转一眼。

  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