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5节(1 / 2)





  他想了想道:“孤替你定一个。高嬷嬷教过你《诗经》么?”

  随随心头一凛,抑制不住心脏跳得越来越快,勉强稳住心神:“还没有,只学完千字文。”

  桓煊把她的手攥在手里,她的手不算小,也不柔,但手指修长,手心干燥,有力而稳定,他很喜欢。

  他抚了抚她的手道:“诗经卫风中有一首诗叫做《有狐》,里面有两个字可作你的名字。”

  随随的心脏都快跳到了嗓子眼,她的小名除了家人只告诉过桓烨,桓烨是绝不可能将这种事告诉别人的。

  桓煊不可能知道她真正的名字,可即便明白这一点,她还是忍不住心悸,仿佛冥冥中有天意似的,叫人不寒而栗。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桓煊念了一句,随即自言自语似地道,“不妥,绥绥是独行貌,太孤凄,还是跟随的随好,从今往后你就随着孤,再也不会让你落单……改日孤教你写自己的名字……”

  他的语声渐渐低下去,鼻息慢慢变沉。

  随随一动不动地僵卧了一会儿,待确定他已睡沉不会被惊动,这才轻轻抽出手,小心翼翼地从他怀抱中钻出来,起身去了外头。

  桓煊睡了一个多时辰,醒来时发现怀里的人不见了,他下意识地皱眉,随即闻到一股微带焦味的麦饼香气。

  他坐起身,披上衣裳下了床,走到廊下,果见鹿随随又支起了她的胡饼摊子。

  鼓楼子的香气一蓬一蓬地从铁炉子上升起,像一团团温暖的云,钻进他的肺腑里,让他的四肢百骸都暖热起来。

  女子站在庭中,背对着他,乌发随意地绾了个圆髻,病了一场肩背薄削了不少,看着几乎有些伶仃。

  桓煊皱起眉道:“鹿随随,说了让你躺着养病,怎么不听话?”

  随随转过头冲他一笑:“民女是粗人,整天闲躺着反而要生病。”

  说着熟练地用手中竹筴把鼓楼子翻了个面:“殿下先去洗漱吧,一会儿就能吃了。”

  桓煊回屋中洗漱,整理好衣裳回到堂中,随随用盘子端了切好的鼓楼子进来,食案上摆了鱼茸粥和几样清淡的小菜。

  羊肉鼓楼子味厚,配上清淡鲜甜的鱼茸粥刚好。

  桓煊执起玉汤匙:“你也一起吃。”

  随随道:“民女早晨起来吃过了,眼下还不饿,看着殿下吃就行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小风炉煮茶。

  她煮茶没什么手法可言,随手抓一把茶叶捣捣碎,待铜铫子里水沸了,把茶粉倒进去,也不管一沸两沸的,估摸着差不多就往里加调料。

  桓煊在一旁看得眼角直跳,终于还是忍住了什么也没说。

  随随煮了茶自己不喝,给桓煊倒了一杯:“肉馅油腻,殿下解解腻吧。”

  桓煊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差点没吐出来,撂下杯子,卷起袖子道:“你让开,孤来煮。”

  说罢叫内侍去清涵院中取他常用的茶炉、茶釜和茶碗。

  随随让出位子给他,另外搬了张小杌子来,托着腮看他煮茶。

  他煮茶的样子很漂亮,神情专注,姿态优雅,动作行云流水,端的是赏心悦目。

  随随再次在心中感慨,齐王殿下真是个讲究人。

  桓煊将黑釉茶碗放在她面前:“尝尝。”

  随随双手捧起茶碗,好奇地尝了一口,皱起眉头,漂亮有什么用,还不是又酸又咸又苦,还不如春桃煮的枣茶。

  “怎么样?”桓煊看着她的脸。

  随随实在夸不出什么来,只能道:“嗯……”

  桓煊没好气地从她手中夺过茶碗:“不喜欢还给孤,孤自己喝。”

  说着赌气似地喝了一大口。

  随随无奈地弯了弯嘴角:“民女是村姑,喝不惯茶也分不出好坏。”

  桓煊虽然时常在心里编排她,但听她自己说出来却不乐意:“和村不村有什么关系,是你舌头不上进。”

  随随弯着眉眼道:“殿下说的都对。”

  桓煊叫她闹得没了脾气,放下茶碗道;“孤还要去兵营,你安生在床上躺着,别再把自己折腾病了。”

  随随抬起眼:“殿下还要去?”

  桓煊颔首:“该办的事还没办完。”

  随随道:“殿下路上小心。”

  神翼军驻扎在长安城北面,从王府动身近许多,他这一个大圈子绕得着实没必要。

  桓煊见她失神,以为她听见自己立即要走才低落,心头不由一软,煮茶的事也不计较了:“这几日宫中和军中事情多,大约不能常来陪你,你一个人时别胡思乱想。”

  顿了顿:“若有急事,叫人带着玉牌来找我。”

  ……

  桓煊没料错,接下去的几日宫里确实不太平。

  皇帝派禁卫暗中搜了陈王府,发现陈王以服药炼丹为名,结交道士方式,炼制毒药,他府中有一地窖,里面不仅有毒杀故太子用的南海奇毒,还有几十种毒性各不相同的药物。

  皇帝自然震怒,但天家手足相残之事不能昭告天下,只能给淑妃和陈王母子定一个“结交道士,自称休咎,妄言吉凶,私藏甲胄和□□”的罪名,将两人追贬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