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章(2 / 2)


  苏淼一直觉得秦阿姨是她从小到大见过最有气质的女人,和顾招娣简直像是跨了物种。

  “顾姐。”秦筝走到顾招娣身边,拉开椅子坐下来。

  “小秦最近又去哪里了?这么忙,好几个月也见不到你一次。”顾招娣嗔怪道。

  “在西藏呆了几个月。”秦筝自己铺开餐巾。

  “去那里干嘛啊?太阳很晒吧?”顾招娣又问。

  “学画画。”

  “画什么啊?”

  “唐卡。”

  顾招娣不知道唐卡是什么东西,面露茫然。

  “就是藏族人的宗教画。”秦筝解释道。

  她话很少,不过有问必答,嘴角始终带着耐心的微笑,梨涡若隐若现,不像程远帆那样过度热情,也不会让人觉得失礼。

  顾招娣还想问下去,苏益民把她打断:“你让小秦先吃饭,那么晚了人家还没吃上东西。”

  秦筝拈起骨瓷勺子舀了一口燕窝,然后把汤盘往前推了推,掖了掖嘴角,抬起头朝程驰看过去。

  她脸上忽然出现惊讶又恍惚的神情,仿佛没想到儿子已经这么大了。

  程驰刚出生的时候秦筝休了一年长假,程驰满周岁以前是她亲手带的。

  后来她回学校上班,就把儿子留在了父母家。

  起先是一周回去一次,慢慢的变成两周一次,一个月一次,到后来连寒暑假也不太回去了,不是忙着带学生写生就是去哪个山坳里找灵感。

  到这几年当代艺术市场热起来,她的作品也跟着水涨船高,见儿子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少了。

  从程驰两三岁开始,秦筝觉得他简直是跳着长大的,每一次见到都像个陌生的孩子。

  “小驰......”她叫了一声。

  程驰抬起头来,疑惑地看着她,那眼神也和看陌生人差不多。

  秦筝就忘了自己想说什么,没话找话地说:“好像又长高了。”

  说完自己也觉得不像是当妈的说出的话,讪讪地抿上嘴。

  秦筝一出现,程远帆就不像刚才那么高调了,连话都少了许多。

  他们夫妻俩坐在圆桌正对面,一个天南,一个地北,既不说话,也没有目光交流。

  连苏益民这样迟钝的书呆子都看出气氛尴尬,困惑地用目光请示太太。

  顾招娣踩了他一脚,苏益民立即领会了精神——吃你的,少说话。

  苏淼发现程驰从头到尾都没怎么吃,顾招娣提一句,他就乖乖地拿起筷子或者勺子吃一口两口。

  苏淼本来吃得津津有味,不知怎么的突然也没了胃口。

  她很想知道程驰怎么了,可是他们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仿佛共用一副心肠了,她经常猜不透程驰在想什么。

  他们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无话不谈——有时候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有时候纯粹觉得没必要。

  连她都是这样,更别说程驰了。

  一桌人各怀心事,最后甜品上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眼看着快散席了,秦筝突然想起什么,打开拉杆箱,从里面取出大大小小几个缎带扎着的礼物盒塞给顾招娣。

  “这次去香港急急忙忙的,也来不及仔细找,机场上随便买了点小零碎。”

  顾招娣当然要推辞:“那怎么行!又是吃又是拿,太不要脸了,叫我们怎么好意思!”

  “真的没什么,一点小小的心意,你再推我当你嫌弃了。”

  程远帆也帮腔:“你们就收下吧,这么说我们家程驰老是麻烦你们,我们才是真不要脸。”

  “哪里哪里,小驰那么乖,怎么会麻烦。”顾招娣只好勉为其难地收下,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好像那些精致的缎带蝴蝶结会咬手一样。

  程远帆打电话叫司机把车开过来,夫妇俩把客人送到酒店门口。

  苏家三口上了车,程驰紧随其后。

  程远帆看着车子开走,转过头对妻子道:“儿子倒像老苏家的倒插门女婿。”

  “那也没什么不好,”秦筝讥诮,“比跟着我们过好,我们这种父母有跟没有有什么区别。”

  程远帆喝了点酒,火气有点压不住:“能好好说话吗?半年见一次面,见面就吵。”

  “是我要和你吵?”秦筝轻蔑地斜了他一眼,音量压得很低,“程远帆,儿子从小到大你花过多少心思自己心里清楚。”

  “我没花心思?我辛辛苦苦赚钱不是为了儿子?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你这个当妈的管过儿子吗?”程远帆嗓门越来越高,几个坐在大堂里喝咖啡的客人循声望过来。

  “至少我没你那么不要脸,”秦筝眼眶微红,胸膛起伏,“想要儿子让你外面的女人去生,生出来自己养,想捡现成的,没那么便宜的事。”

  “我跟你没话说!”程远帆撂下一句,转过身大步朝电梯走去。

  秦筝深吸了一口气,拖起脚边的拉杆箱,一转身又是优雅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