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1节(1 / 2)





  “那你可曾卖给过别人?”邵瑜又问道。

  邵如欢摇了摇头,说道:“我前两天才研究出来了,还没机会卖呢。”

  邵瑜便说道:“那接下来你只做这一个式样的吉祥结,这吉祥结你一个人做,不许教给旁人,不许卖给旁人,也不许让旁人知道我买了这个式样的吉祥结,能做到吗?”

  邵如欢见他说得郑重,又有诸多要求,显然是真的要拿自己做的吉祥结另有用处,邵如欢虽然不知道拿这么多吉祥结能做什么,但自家实在需要用钱,邵如欢便不继续猜测邵瑜的意图。

  等到邵瑜提了一篮子吉祥结回到后院的时候,冯贞娘看着他这副模样差点笑出声来,问道:“你这是打劫了哪家的摊子?”

  邵瑜将这篮子里他看重的那个式样全都挑了出来,然后将剩下的交给冯贞娘,说道:“你喜欢的挑一挑,剩下的全都送给妹妹。”

  冯贞娘接了东西还有晕晕乎乎,便问道:“相公今日怎么突然买了这么多吉祥结?”

  邵瑜将在门口遇见邵如欢的事情说了出来,冯贞娘听了也是一阵唏嘘。

  她既是侯府长媳,也是邵家宗妇,见惯了邵家亲戚上门打秋风的丑态,难得见到一个想邵如欢,一家子哪怕艰难到这个程度了,依旧还想着要靠自己。

  对比邵如玉的蛮横恶毒,冯贞娘对邵如欢又多了几分好感。

  “七妹妹和如玉差不多大的年纪,也不知有没有许下婆家。”冯贞娘感叹道。

  女人身在后宅,遇到这样的事,第一时间想的却是姻缘。

  “七妹的父亲过世之后,她原本定好的夫家就急急忙忙上门退亲。”邵瑜能知道这事,还是因为邵如玉曾经像讲笑话一样,将这事讲给原身听。

  “退了亲啊……”冯贞娘闻言面上便更加同情了,女子不比男子,退了亲的女子再寻亲事,多半要比前一桩亲事要差。

  听着冯贞娘说这话,邵瑜却忽然心下一动。

  邵瑜足足买了一千个款式同样的吉祥结,而后也没有停止跟邵如欢下单,派人又送了一张图纸过去,让邵如欢帮忙做一些式样特殊的护膝坎肩之类的东西。

  邵如玉收到嫂子派人送来的吉祥结,第一眼便认出来,这是邵如欢做的东西,立时火冒三丈,在府内稍一打听,便知道邵瑜买下了吉祥结的事情,立时只觉得事事都在和自己作对,又因为连日被关在院子里的憋屈,愣是逼得她在房间里足足摔了半日的东西。

  邵如玉这日摔了东西,隔日发放给她的月例直接扣光,账房给出的理由,就是她房间不正常物品损坏太多,这么一闹,倒让邵如玉戒掉了乱摔东西的臭毛病。

  过了两日,四皇子上门求娶侧妃,京中这才知道,原来邵如玉被人退亲,顿时一片哗然。

  原本想要低调行事的邵侯爷,也被迫成了满京城的焦点。

  侯府嫡女,哪怕是嫁给四皇子当侧妃,这也是当妾,如果邵侯爷应下这门亲事,多半侯府也要跟着被人看轻。

  因而在四皇子第一次登门提亲,邵侯爷想也不想的就直接拒绝了。

  京中如今形势复杂,四皇子虽然是大热门的夺嫡人选,但邵侯爷的心思在沙场,并不在站队上,因而对于唯一的女儿邵如玉,他只盼着能够嫁一个过得去的人家就行,不需要她入皇家替家族争斗。

  只是四皇子起了个开头,其他的皇子也纷纷跟进,只是他们也是一样鸡贼,除了今年才十三岁还没有娶妻的九皇子,其他几位皇子全都提出的是侧妃之位。

  见求娶为侧妃不成,这些皇子背后的母族,也是各显神通,全都拿着自家的子侄上门求亲。

  邵侯爷自然是全都拒绝,原本对他起了些许疑心的皇帝,见邵侯爷谁也没有答应下来,便又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也不怪这些皇子们全都这般积极,说到底他们还是惦记邵侯爷手中的东西,邵侯爷虽然卸掉了兵权,但毕竟行伍多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本朝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大将军,素来有战神之称,就连如今军中的不少将领,都是邵侯爷的旧部。

  要不是邵家世代忠心,外加上嫡枝人丁凋零,邵侯爷又没有半点贪恋权势的意思,只怕皇帝早就对邵家动手了。

  这么多皇亲贵族上门求亲,一时之间竟然给众人一种邵如玉十分抢手的感觉,但只有邵侯爷心中清楚,邵如玉的婚事,如今已经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原本陈家虽然贫困,但陈琛却是个难得的青年才俊,邵侯爷如果决意不站队的话,陈琛就是一个难得的佳婿,偏偏邵如玉要在背后搞这样的小动作,将好好的一门亲事搅和黄了。

  邵侯爷一想到这门亲事就满心遗憾,偏偏儿女都是债,邵如玉犯下了这样大的过错,邵侯爷依旧要帮她兜底。

  邵侯爷想着京中越来越复杂的局势,只想着最好尽快再给女儿安排一门亲事。

  只是他到底是个大男人,这种择婿之事一般都是女人家来做,如今冯贞娘怀着身孕,邵侯爷觉得不好劳烦,便将这事拜托给邵家族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

  那女性长辈毕竟不是侯夫人,平常交际的人家,也远不如侯府,因而能寻到的亲事别说让邵如玉满意了,就连邵侯爷这一关都很难过去。

  最终还是邵瑜建议,不如等到乡试或者会试时,学着京中那些人家,榜下捉婿。

  邵侯爷倒觉得这也是一个可行的法子,便开始日日期盼起乡试放榜起来。

  可真等到放榜那日,邵侯爷亲眼看着陈琛的名字登上了榜首,立时恨不得捶胸顿足,越发觉得邵如玉眼光不行,这样优秀的夫婿偏偏就被她这样作没了。

  看着父亲后悔的模样,邵瑜在一旁说道:“父亲若是心下觉得可惜不如替陈琛寻一门好亲补偿。”

  本就失去了这个好女婿,如今还要邵侯爷帮忙寻亲事,邵侯爷只觉得儿子像是在自己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邵瑜继续说道:“陈琛幼时家道中落,按理他这情形他更需要妻族助力,只是他却颇有骨气,妹妹办事不地道,他便立时上门退亲,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又顾忌着两家往日的交情,未曾再外张扬半句,实在颇具君子之风。”

  邵瑜每多说陈琛一句好,邵侯爷心中便更多一份遗憾与痛心,遗憾女儿失了好夫婿,痛心自己这些年因为妻子的缘故,没有照顾好陈家。

  “其实,陈家与我家的婚事,也不一定非要应在妹妹身上。”邵瑜忽然说道。

  邵侯爷闻言一顿,但很快又皱眉说道:“你弟弟早就定了婚事,咱家不能做胡乱退亲之事。”

  “父亲,邵家族里还有那么多贤惠聪颖的女孩子,为何一定要挂在妹妹身上呢。”邵瑜说道。

  邵侯爷意愿却不是很强烈,族里的姑娘虽然不错,但她们自有亲生的爹娘在,邵侯爷就算是身为族长,也不能胡乱干涉。

  “先前送给您的护膝、坎肩,您觉得好用吗?”邵瑜又问道。

  邵侯爷虽然不明白邵瑜怎么忽然说起这个来,但还是点点头。

  待听邵瑜说起邵如欢来,邵侯爷忽然明白了长子的意图。

  “七妹妹哪怕活得艰难,但还是想要自力更生,从未跟族里诉过一句苦,这情形,倒和陈家有些相像。”邵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