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2 / 2)


  可是她现在没有人脉有也没有权势, 根本无从得知京城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

  望着正在房间练字的谢东, 程芜的眼神柔和了起来。罢了, 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宁安侯府,听起来多么的光鲜亮丽, 可也就只能唬弄唬弄远处的百姓而已,她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早看出来, 那个地方,连根子都烂掉了。

  家中的子弟, 有一个算一个的, 全都盯着那么丁点儿的财产, 斗的跟乌鸡眼儿似的, 接种姊妹也为了一门好亲事, 为着那么一点儿嫁妆, 下药陷害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自己感觉良好, 却不知道整个京城都在看他们的笑话。

  算下来,也没有几天,那边的人就该到了。

  程芜不去想那些不高兴的事情, 起身去厨房,将之前煮好的红豆和山药包好,准备给儿子做点儿山药红豆糕吃。

  谢辞渊正在跟妙缘大师讨论庄子的改动细节,同时还有那大水车的一些技术难点。将这些都打通了,才能开始召集匠人,动工。

  连着讨论了好几天,才终于将最终的方案确定下来。当然,因为谢辞渊带病在身,所以基本就是他捧着茶杯泡着枸杞,自己在叨叨叨的说,妙缘大师在那边忙忙碌碌的写写改改。

  看着成品图纸,谢辞渊十分感慨,“大师当真是个人才啊。”

  这效率,这动手能力,这理解能力,放在现代,那就是被许多大公司争抢的人才啊。可惜了,怎么就当和尚去了呢?

  如果他心中所设想的未来蓝图能够实现,而他真的能够在这个时代建起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话,那妙缘大师就是个现成的老师啊。

  图纸终于确定好了,谢辞渊感觉自己身体也好了不少,又该往家里写写信了。

  一开始给老爷子写信的时候,纯粹就是想要听听老爷子的建议,后面通信你来我往,越来越多,谢辞渊对老爷子的手腕、智慧也越来越佩服。同时,在这种频繁的通信当中,情感不自觉的流露,也培养起了不少祖孙之情。

  谢辞渊不禁想起了自己上辈子,一直到死都在基层。再对比一下老爷子的政治智慧,他觉得,自己一直都在基层,不是没有道理的。

  谢辞渊将自己要建个庄子的事儿在信中详细的写了,信中还将妙缘大师大夸特夸了一通。后面,一个大包裹里面还塞了一根人参,谢辞渊言辞恳切的在信中表达:孙儿如今也能赚银子了,这是孝敬给您的。

  东西不差,但老爷子真不缺这么一根山参。可孙儿这颗心,着实熨帖。

  收到信开始,老爷子这笑就没断过。

  第二天早朝时候,议论完了正事儿,皇上便看着心情甚好的谢立兰,问道:“谢卿今日心情不错。”

  “回皇上,是臣那不争气的孙儿,自己开了个油坊挣了点银两,昨儿个便寄了一根野山参来孝敬我。”说话间,那炫耀的语气,让人想打人。

  皇上就知道,谢辞渊肯定又写信回来了,而且指不定又想要干点儿什么事情。

  下朝之后,皇上就将谢立兰留了下来。

  “谢卿,辞渊信中,定不是表达孝顺那么简单吧?”

  谢立兰从前是很忠君的,可是现在,他心里觉得这皇上有点烦。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皇帝对他家的家信来往这么感兴趣了?

  谢立兰没有将谢辞渊写来的信带在身上,听到皇上问话,便立刻将谢辞渊信中所写的,打算建庄子的事儿向皇上说了。皇上听完之后,果真十分感兴趣。

  “辞渊一看就是个能干大事儿的,这庄子听起来,似乎不小啊。”

  谢立兰立刻警惕起来。

  皇上这话什么意思?猜忌他们了?天高皇帝远,还建那么大庄子,能用来干啥?难道皇上是怀疑他们谢家,用来养私兵?

  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可万万不能叫皇上如此猜测。

  谢立兰正在斟酌用词,想着要怎么回复,便听皇上已经继续说道:“庄子建的大,里面那大型水车若是当真能建起来,可真是百姓之福啊。对了,谢卿,你家辞渊要建庄子,应该需要不少人手吧?”

  “确实需要不少人手。”

  所以皇上这是打算塞人进去?监视辞渊?谢立兰觉得,这样也好,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做事儿,虽说不那么自由,但也容不得旁人泼脏水了。他们谢家也没打算自立为王,所以皇上派人过去盯着,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个好事儿。

  正等着皇上安排人手呢,谢立兰手边就被塞了一本奏折,“谢卿你也看看,这是朕昨日收到的,来自边关的折子。”

  这几年边关也不太稳定,常有摩擦发生,尤其到了冬日里,常有人马前来烧杀抢掠,偏偏外敌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打起仗来十分凶悍,守边的士兵们常有伤亡。

  折子上写的,正是守边大将军宗弃珅递上来的折子,折子上说最近三年,守边军中伤者已有六百多人,这六百多人都是断胳膊断腿的,也是跟随他多年的兵,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他们带着残躯回去老家,还要被人看不起。如今厚颜请求皇上,帮忙安置一二。

  宗将军曾是当今圣上的伴读,二人关系十分要好。这折子要是旁人呈上来的,皇上也就直接留中不发了。可偏偏这是宗弃珅呈上来的,他也不能当做没看见。

  可六百多个人,也确实难以安置。这些人全都是在战场上见过血杀过人的,光是想想,就知道必定难以管理。而且这六百多个人,只能妥善养着,这些银子想要从国库出,户部那帮人必定不答应,说不定还会上演一场以头抢地的戏码。

  头疼!

  他的私库不丰,说实话,真的养不起啊。

  原本听谢老头说,他孙子又写信来了,皇上也就是想瞧瞧热闹,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真没有想过什么。结果就听到谢老头说他那个孙子,想要在那青山县建一个超大的庄子。

  重点是超大!功能超多!大型水车!

  这是个大工程啊,得需要不少人吧?

  接着,皇上心里也感叹,这谢辞渊在青山县折腾着折腾着,还把自己折腾有钱了。可真是太有钱了!有钱就能养得起更多的人了,所以……那六百多个人,不就有去处了吗?

  皇上一拍手,决定就做好了。

  谢立兰:……

  不知道孙儿看到那么一大批人的时候,会是什么想法,又会是怎么样的表情。

  对不住了,爷爷给你招麻烦了。

  但若是孙儿真的能妥善安置那些令人敬佩的人,倒也算是功德一件。谢立兰知道兵祸之苦,知道那些冲在前面拼杀的士兵们替他们普通人挡住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