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白眼狼,我不爱你了(快穿)第239节(1 / 2)





  但万万没想到,他刚一死,他立的太子登基之后,就把他唯一的女儿指婚嫁给了新帝的母家表哥。

  堂堂公主下嫁,居然要婆家受尽委屈,新帝当然是偏向自己母家的,对先帝之女多有打压,最终导致元昭帝唯一的骨血郁郁而终。

  除此之外,新帝还坚持要追封自己去世的父母为皇帝太后。

  礼法上新帝是被过继到元昭帝膝下的,只有元昭帝和皇太后才是新帝的父母。新帝想追封亲生父母,又将元昭帝和皇太后置于何地呢?

  但皇帝毕竟是皇帝,他坚持这么做,就算磨了几年,朝臣终究磨不过他,让他如愿了。

  若只是追封,元昭帝也不在乎,可新帝做的最恶心的一件事就是,暗中派人把元昭帝的棺椁挪到帝陵偏墓室去,将自己亲生父母的棺椁放入主墓室,相当于是让元昭帝给他的亲生父母陪葬。

  这简直是把元昭帝给恶心透了,再加上自己唯一骨血被新帝母家磋磨死了,两厢仇恨加起来,元昭帝当然是怨气冲天了。

  安桦问道:“你有什么心愿呢?”

  元昭帝怒道:“朕给了他坐上皇位的机会,他居然如此忘恩负义,还怨朕过继了他让他不能名正言顺的认回亲生父母。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一辈子做个落魄宗室吧!还有他的母家,居然敢逼死朕的昭华,朕要灭他们九族!朕要昭华一生幸福,朕不想死那么早,朕想一直护着昭华……”

  第232章 无子的皇帝[01]

  “陛下, 昭华公主求见。”

  安桦一穿越过来,就听到身边太监的声音,他下意识的就道:“快宣。”

  然后他就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穿着华美的繁琐宫装走了进来, 姿态万千,仪态端庄,显然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礼仪教导, 小小年纪就气质出众。

  小女孩走上前来, 对安桦恭敬一拜:“昭华拜见父皇,父皇福寿安康。”

  安桦微笑着对小女孩招了招手:“昭华,到父皇身边来。”

  昭华公主一点都不意外的走到安桦身边坐下,神态亲近,显然原主元昭帝以前也没少对她这般亲近。

  其实从昭华公主的封号就能看得出来她有多受元昭帝的宠爱, 封号里的‘昭’字可是与元昭帝的‘昭’字一模一样, 若非元昭帝亲自为女儿定的这个封号,谁敢给公主拟的封号与皇帝的帝号撞了?

  想想也难怪,昭华公主是元昭帝唯一的女儿,而且长相与元昭帝有五六分相似,元昭帝对唯一的骨血自然是宠爱至极, 时常遗憾感慨昭华为何不是个男儿身, 否则必定立她为太子。

  安桦回想起在树心空间里元昭帝的心愿, 除了对白眼狼复仇之外, 就是让女儿昭华公主幸福一生,他甚至都没有许愿让自己有一个皇子继承皇位。

  应该是昭华公主在元昭帝心中的地位远比一个还没影儿的皇子要重要很多。

  安桦低头看着侧颜与原主极像的昭华公主,随手从御桌上拿起一本奏折,放在昭华公主的面前摊开, 貌似不经意的玩笑道:“昭华, 父皇批阅奏折时间久了, 看得眼睛有点疼,你帮父皇读一读奏折吧,若是遇到有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问父皇。”

  安桦还伸手捏了捏自己高挺的鼻梁,微微阖眼,仿佛他真的是因为批阅奏折时间久了眼睛不大舒服。

  昭华公主担忧的看了安桦一眼,然后就听话的拿起奏折,声音清脆的念给安桦听。

  昭华公主是元昭帝这么多年才得的唯一一根独苗苗,虽然当初她出生时元昭帝心里也遗憾不是个皇子,但依旧非常高兴,对这第一个孩子宠爱至极。只是元昭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子嗣艰难至此,本以为昭华公主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却没想到昭华公主是他唯一的一个孩子。

  就连这唯一一个孩子,也是半点骨血都没能留下,就在婆家的磋磨下郁郁而终,芳龄早逝。

  所以元昭帝才会怨气深重到引起安桦的重视。

  昭华公主自幼深受帝宠,小时候启蒙都是元昭帝亲自给她启蒙的,在唯一女儿的教育上,元昭帝也是非常上心的。

  所以昭华公主念奏折时,并未遇到什么不认识的字需要向安桦求助的,一份奏折顺畅的念了下来,安桦睁开了眼,含笑看着昭华公主,说道:“昭华念得很好。”

  安桦提起朱笔就在奏折上批阅了起来,批阅过程任由昭华公主观看,之后的奏折,他也是让昭华公主帮他念一遍然后自己再批阅的。

  他这么做,也是为了让昭华公主慢慢接触朝政。

  要想让昭华公主幸福一生,那么就必须给她获得幸福的能力。就算安桦让原主生个皇子出来,日后可以有亲生儿子继承皇位,不必过继宗室子,但谁能保证这个年岁比昭华公主小很多的皇子在登基之后依旧会善待昭华公主这个姐姐呢?

  与其让原主再生个儿子出来,倒不如想想怎么培养昭华公主为皇太女。

  虽然这个世界是男尊女卑的封建皇朝古代社会,历史上也并没有女帝的例子,但安桦若是愿意,开个历史先河也无妨。

  安桦让昭华公主念奏折,一直到她嗓子微微有些沙哑了,才叫她停了下来。

  安桦下令让御膳房送些润喉的甜汤上来,看着昭华公主动作优雅含蓄的喝着甜汤,他试探着问道:“昭华,今日念了这么多奏折,你可有什么想法?”

  昭华公主放下甜汤,抬头看向安桦,神色认真的道:“父皇每日里要批阅这么多奏折,实在是太辛苦了,父皇可要好好保重龙体呀。”

  安桦看着昭华公主脸上真挚的担忧之色,心里微微叹了口气,是他太急躁了,昭华公主还年幼,对政事一无所知,他应该慢慢来的。

  安桦接下来没有让昭华公主继续念奏折了,而是叫她坐在旁边观阅他已经批阅完的奏折。

  只是他注意到,昭华公主看着看着就悄悄打了个哈欠,显然是没有明白他的良苦用心,觉得看奏折太无聊了。

  安桦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的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过了良久,看完这些奏折的昭华公主忍不住请辞:“父皇,昭华该去给皇后娘娘请安了,就先告退了,昭华明日再来陪伴父皇。”

  安桦看了一眼漏壶,现在还不到给皇后请安的时间,昭华公主急着想离去,应该是为了逃避学习,她有点不太爱学习啊。

  他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但还是答应放她离去了。

  昭华公主走后,安桦继续批阅着奏折,不过这次他不再分心,速度就快多了,堆积在一侧的未批阅奏折很快就见底了。

  批阅完奏折,安桦也能静下心来思考这次的任务要怎么做,才能让原主怨气全消。

  原主元昭帝二十多岁就斗败自己的兄弟们登上皇位,何等意气风发,又确实是一个在史书上有拿得出手的政绩的明君,唯一不如意的就是子嗣不丰,唯有一个女儿独苗。

  如今元昭帝都五十岁了,朝廷上的臣子们几乎个个都催着原主过继宗室子,尽快立下太子。

  但宗室之中,与元昭帝血缘关系最近的,就是被原主斗败的那些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