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3章:牛顿的棺材板要按不住了





  电脑摄像头比起专门为拍照而安装的智能手机摄像头来说,那不管是质量还是效果,都要差一大截!

  所以人家用低质量镜头都能拍出盛世美颜,自己用美颜滤镜拍出来也就那样吧,勉强能看。

  时小砚觉得好心塞,陪他剪辑视频都能悟出“真正的美人根本无所谓镜头质量的好坏”的道理。

  所以被拍出来不好看,跟工具关系并不大,还是自己的原因多一些: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书哥,你现在学了微积分以后再看高中数学题,会觉得超简单吗?就像高中生看初中数学提一样,压轴大题是不是到了可以随便做的程度?”

  “用微积分解一次函数相对是会简单一些,但压轴题大多是从求导开始,可以用微积分,但是没有必要,其实想要做出压轴大题,还是得多做题,刷够了经验才行的。压轴大题之所以用来压轴当然是因为它有很大的难度,高中数学也并不是很简单的……”晏锦书说到此处就看了她一眼说,“你学不好我也能理解。”

  时小砚简直感动落泪,在她终于摆脱了数学这个噩梦以后,晏锦书也终于承认了错在数学太难而不在她!

  结果晏锦书又慢悠悠地补充了一句:“毕竟公式和定理你都吃不透,谈何使用,只有脑子足够清醒的人才能学好数学。”

  “这位先生,请你说话就说话,不要悄悄放冷箭哦,就算我的脑子不清醒,我也听得懂的,好吗!”时小砚的白眼都要翻到脚后跟了,她阅读理解满分耶,还想暗箭伤她!

  “是吗?原来能听懂啊?”晏锦书无声地笑了起来,他可喜欢逗她了,因为她的反应都好好笑。

  “你们这些数学学得好的人好有优越感吼……”时小砚也不甘示弱,马上回敬他,“据说,1669年牛顿在剑桥大学升为数学教授的时候,学校资金紧张,大部分教职工薪水已欠数月。为解决此问题,他潜心研究创立了微积分,将一门名叫《高等数学》的新科目设为全校必修课,规定不及格者来年必须缴费重修直到通过。很快教师们的工资都发下来了!”

  晏锦书闻言,直接目瞪口呆,惊讶得视频都剪不下去了,直勾勾地盯着她。

  时小砚知道自己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一脸得意地嘿然道:“数学家的脑子用在赚钱方面确实很清醒,但是,因为他的决定而高数挂科的同学们的怨念也是真的很深呢~”

  晏锦书的眉头都蹙了起来,问她:“这又是你在哪儿看到的奇奇怪怪的八卦?”

  “学长告诉我的啊~你没想到吧?历史的真相竟是如此的残忍!!”她第一次听到的时候纯粹当个乐呵,因为她一点都不恨牛顿,毕竟自己又不学《高等数学》,但是能感受到同学们的怨念啦:她要传达给晏锦书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爱高数,同样就有人恨它!

  “学长?”晏锦书一脸迷茫的表情,“你的大师兄不是体院的吗?他不学高数,但是不妨碍他八卦高数,是不是?”

  他见过那位大师兄的,看着是个硬汉,实际上如此长舌吗?

  “我没有告诉你最近认识了一位学长吗?”时小砚轻快地说,“是在我们学校迎新会的时候,那天好巧,他就坐在我旁边看节目,然后主动跟我打招呼,我们就很自然地说上话了,他还蛮有趣的,程博誉学长。”

  晏锦书听她介绍学长的同时,已经在网上完成了搜索。

  关于牛顿为了解决剑桥教职工工资问题而研究创立了微积分,并且设立《高等数学》作为必修课的段子,最早是在各个高校的贴吧里出现的。

  这个段子之所以能广为流传,甚至还透露着几分真实性,主要是因为1669年牛顿确实被授予了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

  但是,除此之外的所有信息都是不对的。

  晏锦书确实没有时小砚看的书多,但是数学相关的书籍,他敢肯定,绝对比她看得多得多,因为她根本就不会看!

  所以要证明这只是个段子,他真的是信手拈来:“事实上,牛顿1661年开始在剑桥念大学,1665年拿到了学位,其时伦敦爆发大瘟疫,学校停学两年时间,他在家里研究微积分、光学和万有引力定律。对,没错,牛顿大学毕业后呆在家里研究的都是这种影响人类发展的课题,我愿称之为神而非人,天才就是这么的让人望尘莫及。

  言归正传,同一时间,一位叫莱布尼茨的德国数学家也在进行微积分的研究,并于1684年发表了他的研究论文,而牛顿直到1704年才给出了自己关于微积分的完整叙述。

  这两人在当时算是共同创立了微积分的初步概念,其理论尚且存在严重的瑕疵,数学界对此还颇多争议。时间到了19世纪,由几代数学家经过了200多年的努力之后,终于解决了微积分之前存在的矛盾,让它终于可以自圆其说了,这个时候它才具有了成为‘学科’的可能性。”

  这下轮到时小砚目瞪口呆了,她终于明白晏锦书为什么对“感情”或是“女生”几乎无感了,因为他把精力都奉献给了数学!

  说起科学家的生平和微积分的发展与历史,居然如数家珍!

  什么样的人脑子里面会装这些东西啊?跟他漂亮的外表差太多了吧!

  晏锦书自信满满地做总结陈词:“所以1669年的时候,牛顿甚至都还没有公开发表过任何关于微积分的表述,在没有任何书籍面世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让它成为大学必修课的。而且,十七世纪中叶开始是《高等数学》的发展阶段,真正形成《高等数学》的完整概念,至少已经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事了。

  这个漏洞百出的段子,只有数学不好的人才会相信,因为他们挂科的怨恨无处发泄,只想让牛顿来背锅。”

  时小砚表示:遇到不符合“牛顿运动定律”的影视画面时我也会说牛顿的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却没有想到,这个关于高数的段子才是真的冤枉死牛顿了!

  【我的数学是从高中开始不太好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学校平时练习的题都太难了,比高考难得多,我平时考十几二十分的人,高考数学考了一百多分,我真的是被学校的试卷虐到恨死数学了,后期完全放弃了数学的学习,所以大学坚定地选了没有数学的学科!

  ps:虽然我如此讨厌数学,但一码归一码,牛顿的清白还是要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