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女法医手记之破窗第19节(2 / 2)


  二亮明白沈恕的意思,说:“奇案不能用常情推测,根据我们的破案经验,近年来凶杀案的犯罪动机越来越多样化,基于宗教信仰的偏执而实施行刑式杀戮的案子并不罕见。所以,你的判断是两名被害人有可能祸从口出,生前说了不该说的话,所以才遭受割舌的刑罚,有堕入拔舌地狱的意思。”

  沈恕点点头说:“大概就是这样,如果仅仅按照仇杀的方向侦破,就无法解释凶手为何采用如此极端、麻烦又低效的杀人手段。从惩罚、行刑的角度却更能解释得通。”

  9

  2014年7月12日。狂风暴雨。

  楚原市刑警支队。

  距案发已经过去半个月时间,警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不厌其烦、不辞劳苦地追查每一条线索,排查每一个嫌疑人,过滤每一帧疑似视频,但案情却没有丝毫进展。

  侦查员们都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除去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劳外,鹤翔警方的无奈和无助现在也都转移到了沈恕他们身上。

  也许是凶手正走时运,连天气都帮助他(她)。从年初到现在,楚原多是雾霾天气,出行时戴帽子、眼镜、口罩的市民越来越多,更有甚者戴着防毒面具出门。而警方耗费心力地找到两段李韬光出行的监控录像,试图从路人中查寻形迹可疑、有跟踪嫌疑的身影,却徒劳无功。大多数路人都把面孔遮挡得严严实实,看上去鬼鬼祟祟的,而且雾霾严重影响录像效果,图像模糊不清,要分辨哪个人有跟踪李韬光的嫌疑,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两个死者之间丝毫扯不上关系。警方遍访两名被害人的家人和同事,甚至曾经和他们有过短暂暧昧关系的女性都被侦查员们翻出来,无一遗漏,最终证实两名被害人从未有过任何联系,是彻彻底底的陌生人。

  而追查电棍的购买记录更如同大海捞针,费力不讨好。店铺中、网络上甚至夜市的地摊上,都能轻而易举地买到“物美价廉”的高压电棍,只要给够钱,无需出示任何身份证明。有些电棍的瞬间电压达几千万伏,可以让被击中者马上倒地、抽搐、昏迷,彻底失去抵抗能力。

  预防犯罪的措施越来越先进、有效、周密,但犯罪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便捷、隐蔽。究竟是魔高一尺,还是道高一丈?

  10

  2014年7月13日。晴。骄阳似火。

  楚原市刑警支队。

  早晨八点多钟,楚原三中校长楚光耀就给沈恕打来电话,神秘兮兮地说:“穆超群早晨一到学校就指着老郝的鼻子骂,还差点儿动起手来,把老郝唬得愣眉愣眼的。这个穆超群自从你们上次调查他以后就一直表现不正常,脾气暴躁得很,学校里的人从上到下都被他骂遍了。”听楚光耀的意思是想借警方之手给穆超群吃点苦头。穆超群仗着背后有靠山,对楚光耀一向不怎么恭敬,楚光耀早就看他不顺眼,但凭一己之力却又收拾不了他,只好暗中寻找机会。

  警方一度曾将穆超群划为调查对象,后来因一陪酒女的供词排除了他的嫌疑。不过楚光耀在第一次和警方见面时就有指证穆超群的意思,后来一直坚持己见。他是被害人生前的顶头上司,警方还是要重视他的意见。

  沈恕就说:“他因为什么事和老郝吵起来?”

  楚光耀说:“我问过了,老郝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无缘无故地被臭骂了一顿,还不是穆超群看他好欺负就拿他出气,这人横行霸道惯了,马上就要结婚了还不积点德。”

  沈恕说:“穆超群快结婚了?他未婚妻可能还蒙在鼓里,不知道他找陪酒女的事情。谁嫁给他,怕是以后少不了吃苦头。”

  楚光耀说:“这事轮不到咱们操心,人各有命。”

  沈恕又追问了一句:“穆超群去年七八月间到过鹤翔没有?”楚光耀想了一会儿说:“到过,去年暑假期间有个七省一市的初中教育研讨会在鹤翔举行,穆超群代表楚原三中去的,连开会带游玩,足足耍了二十几天。”

  沈恕沉默了十几秒钟,似乎对楚光耀的回答颇感意外,直到对方在电话那头“喂、喂”地连声招呼,他才说:“我有些新情况要向你了解,这就赶到楚原三中去,麻烦你在办公室等我。”

  放下电话,沈恕又给二亮的办公室打电话,接线的警员说他出门办案子去了。沈恕就把冯可欣叫来,让他跑一趟“地下情”酒吧,找一位名叫钗头凤的陪酒女,重新向她了解6月25号晚上她陪伴穆超群的详情,越详细越好。

  沈恕特别交代道:“这个陪酒女和我们打过一次交道,不过她上次可能有所隐瞒,你要好好做她的工作,说清楚即使她有卖淫行为也要向我们如实交代,刑警队管不到她这一块,而且只要她配合警方工作,就算有立功表现。让她认真回忆,那天晚上她几点钟开始和穆超群在一起、都做了什么、中间有没有分开过,或者她有没有在某个时间段因喝醉酒或入睡而暂时失去意识。她的口供对我们很重要,你这就去吧。”

  给冯可欣派完任务,沈恕就带着一名实习警员出了门,驱车直奔楚原三中。

  11

  一小时后。

  楚原三中。

  沈恕向楚光耀要了一份去年夏天在鹤翔举办的教育研讨会的日程表,仔细研读。

  那次会议为期一周,从6月29号到7月5号。而财务室的报销记录显示,穆超群在6月20号就到了鹤翔,直到7月15号才返回楚原。对此,楚光耀这样解释道:“那次会议既是研讨会,又带些福利性质,有各省教育厅出钱奖励优秀教师的意思,会前会后都安排些旅游观光、温泉疗养的活动,每年都搞一次,每个省市给五个名额。楚原三中每年固定有一个名额,我木人去过,李韬光也去过,去年就由穆超群代表我校参加。”

  赵天祥的遇害日期是7月3号,与穆超群的行程高度吻合。

  沈恕后来说,他那一刻对自己的现场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犯罪心理画像能力都产生了怀疑。他在案件伊始,就忽视了楚光耀的明显暗示,放弃了对穆超群的调查。这其中固然有陪酒女证词的作用,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沈恕根据本案的犯罪特点而勾勒出的凶手轮廓与穆超群截然不同,身高、体重、个性、手段,无一吻合。但目前所掌握的线索却让穆超群浮出水面,他有作案时间和动机,虽然暂时还不清楚他和赵天祥的关系,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在三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从未有过交集。

  沈恕用手指按按太阳穴,以缓解像有人用小锤子在颅内敲击似的剧烈头痛,他说:“我要查看穆超群的档案。”

  这是一本厚厚的档案,详细记录着穆超群从小学一直到现在的每一步履历。记录得很干净,也很漂亮,他出生于世家,从他祖父那辈起就在教育界为官,其父兄均为省内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穆超群从小学起就顶着荣誉的光环,多年来获取的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劳动模范等称号难以计数,当然,眼下作为楚原三中这所省级重点中学副校长的唯一候选人,他即将在档案中添上更加精彩的一笔。

  看到这份毫无瑕疵的档案,很难让人把它和那个倨傲、暴戾、放纵的男人联系在一起,不过比这更讽刺十倍的事情沈恕也屡见不鲜,他没有能力去阻止或改变什么。沈恕关心的是档案中记载的穆超群的大学经历:2003年至2007年,就读于鹤翔市师范大学中文系。

  沈恕拨通王大成的电话,请他把赵天祥的履历传真过来,越快越好,越详细越好。

  离开楚光耀的办公室,沈恕径直走向收发室。老郝正板着脸坐在窗口旁,直勾勾地盯着大门,那份认真的神气,似乎连一只苍蝇都休想从他眼皮底下溜过去。沈恕第一次看到老郝,见他头发花白,动作呆滞,以为他很老,其实他并不老,也就四十多岁。

  沈恕向他打个招呼,简单地自我介绍,然后问起穆超群和他吵架的原因和经过。

  老郝想了半天,说:“也没什么具体原因,穆超群在学校里横行霸道,连校长都不放在眼里,骂我一顿还不是小菜一碟。我这个工作就是让人呼来喝去的,每天都被吆喝几声,习惯了,没事。”老郝看似木讷,其实说话条理清楚,头脑并不糊涂。

  沈恕和他聊了几句,见他对警方似乎有些抵触,说话藏藏掖掖,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就给他留张名片后返回了警队。

  12

  五小时后。黄昏。

  楚原市刑警支队。

  “钗头凤不见了。”冯可欣回来报告,“地下情酒吧的人说她一个星期前就辞工不做了,连她最好的姐妹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我拿着她的照片,几乎走遍了楚原市大大小小的酒吧和夜总会,也没找到她的行踪,不排除她已经离开楚原。她留在酒吧的身份证明是伪造的,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她说话有四川口音,她有时说自己是成都人,有时说是广元人,很难查找。”

  这个结果让沈恕愈加失望,钗头凤是在命案当晚知道穆超群行踪的最重要证人,她的消失,使得穆超群的嫌疑更加难以排除。可以预见对穆超群的调查将是一件棘手的事情,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如果警方花费大量时间在穆超群身上,结果又徒劳无功,只会耽误破案进程,更无法阻止有可能发生的今夏第二桩割舌命案。

  冯可欣刚离开沈恕的办公室,内勤就把鹤翔警方的传真送进来,是赵天祥的履历。沈恕从前到后仔细浏览,赵天祥的大学经历引起他的注意——2001年至2005年,就读于鹤翔师范大学中文系——他是穆超群的师兄,而且两人的大学生活有两年重叠,彼此认识的可能性很大。

  穆超群和两名被害人都有关系,而且有作案的时间和动机,有必要和他进行正面接触。沈恕在桌前静坐了几分钟,在脑海里把案情梳理了一遍,他随即按下座机对话键通知冯可欣,立即传唤穆超群。

  侦查员们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都没有找到穆超群。他不接听电话。学校的同事和领导仅知道他已经请了假,两天后就要举行婚礼,对他的具体去向一无所知。甚至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当然,也许是有人故意隐瞒。有些时候,傲慢和蛮横等品质是可以遗传并在亲人之间相互传染的。

  当时如果侦查员们知道,穆超群在举办婚礼的前两天竟然泡在风月场所和妓女们鬼混,一定会气得咬牙切齿。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