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太子失忆后第1节(2 / 2)


  老夫人突然问:“怎不见贽儿?”

  此话一出,在场的夫人们神色滞了滞,仿佛连空气都凝滞几分。

  老夫人年纪大了,当年因元后逝世过于悲痛,哭坏一双眼睛,眼神不好使,并未看到众夫人的反应。

  承恩公夫人倒是看得一清二楚,面上神色未变。

  她柔声道:“老夫人,太子殿下在碧宛轩那边。”

  碧宛轩在承恩公府花园的东北角,地势僻静,平时鲜少有人过去,每次太子来承恩公府,一般会在那里歇息。

  虽是承恩公府的春日宴,太子显然对它并不感兴趣,来到府里后,便去了碧宛轩。

  老夫人纳闷,“贽儿怎地又去那儿躲懒?今儿春日宴,贽儿这般躲着可不行,如何找媳妇?”

  这样的话,也唯有承恩公府的老夫人说得,其他人哪里敢置疑太子行事。

  众人都抿嘴笑了笑。

  承恩公夫人笑道:“您也知道,殿下喜静,他说那儿清净。”

  老夫人听罢,不禁叹了一声,“不知不觉,贽儿也到娶妻的年纪,也不知道他的太子妃会是哪一个……”

  太子秦贽的婚事是承恩公府老夫人最挂心的,偏偏太子今年已经十八岁,仍不见皇帝有为他择选太子妃的意思。这次春日宴,承恩公得皇帝的吩咐,想为二皇子、三皇子相看皇子妃,让承恩公帮看看,却丝毫不提太子,怎不让老夫人揪心?

  承恩公夫人倒是知道些许内情,不好告诉老夫人。

  其一是老夫人身体不好,连昭元帝都十分关心她的身体,不好拿太子的事让她操心;其二是太子的婚事与太子的身体有关,不能随便对外透露。

  说话间,一个穿着姜黄色素面禙子的嬷嬷疾步走进花厅。

  嬷嬷眼里透着焦虑,快步来到承恩公夫人身边,附在她耳边小声地说了句。

  承恩公夫人脸色大变,猛地站起,引得周围正在说话的夫人们纷纷看过来,她勉强地笑了笑,一脸歉意地道:“我这边有些事,先失陪一下。”

  她转头对老夫人道:“娘,我突然想起厨房那边还有些事没吩咐,我过去一会儿。”

  老夫人笑着点头。

  众人一脸了解,十分善解人意地让她去忙。

  等承恩公夫人离开,众人面上虽然仍在笑,难免有些心不在焉。

  在场的都是京中世家勋贵府的宗妇,哪里不明白承恩公夫人离开时的借口都是托词,定是发生什么大事,才会让承恩公夫人在众人面前失态,焦急离去。

  不久后,承恩公老夫人也借口疲惫离开。

  承恩公府的两位女主人先后离开,很久没有回来,只让府里得脸的嬷嬷出来候着。

  这无疑是极为失礼的事。

  幸好,春日宴快要结束时,承恩公夫人终于回来,脸上难掩疲惫之色,歉意地给众人赔礼,做足礼数。

  这边发生的事并未影响湖边玩耍的年轻男女。

  隔着一面湖,年轻男女虽然没有过多交流,却能借下人之手,互相送首刚作的诗,或是送幅新作的画,点评一番,亦是一件雅事。

  不过仍有些消息灵通的,很快发现承恩公府有事发生。

  承恩公府的主子们在春日宴中途突然离席一事,根本瞒不过人,前来与宴的客人很快就得知这消息。

  直到宫中的几位太医匆匆来到承恩公府,二皇子和三皇子相继消失,客人们终于确认心里的猜测。

  原来是太子出事了。

  虽然承恩公府及时遮掩消息,但事关太子,仍是有些许消息透露出去,更不用说宫里的皇帝直接派人过来接太子回去。

  听说接太子的轿辇遮得严严实实的,连太子的面都没露。

  春日宴不了了之,客人识趣地告辞离开。

  **

  太子出事的消息并未传得人尽皆知,但该知道的人还是知道了。

  威远侯夫人焦急地站在承恩公府的仪门前,直到见侯府的三个姑娘整整齐齐地过来,终于松口气。

  她温和地对三个姑娘说:“咱们回府罢。”

  承恩公府的春日宴,威远侯府也接到邀请函,邀请府里适龄的姑娘前来与宴。

  威远侯府适龄姑娘有三个,二姑娘裴绢、三姑娘裴绣、四姑娘裴织。

  其中二姑娘和三姑娘是大房所出,二姑娘是庶出,三姑娘是嫡出,四姑娘裴织是二房嫡出。

  太子突然出事,承恩公府上下一片焦急,甚至惊动宫里的皇帝。

  事关太子,众人不敢明面上妄议,是以这消息倒也没有传得人尽皆知,只是来与宴的客人心里多少有些担心。

  毕竟太子是在春日宴出事,若是皇帝震怒,少不得会迁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