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太子失忆后第164节(1 / 2)





  他自是全力配合。

  陈朗亲自去查看那些刺客的尸体。

  虽然他们已经咬舌自尽,不过陶先生并没有处理尸体,让人将他们的尸体好生存放着,放置尸体的地方放了不少冰块,不至于让尸体在这大热天腐烂变臭。

  陈朗带着仵作在屋子里待了近一个时辰。

  等他出来,陶先生迎过去,见他沉着脸,心里微微一叹。

  陶先生虽然不是仵作,但他以前也跟着一些老仵作学过点相关的知识,昨晚便亲自检查过刺客的尸体,可惜没有什么发现,可见这次幕后指使者十分谨慎小心。

  陈朗又去查看昨晚刺客出现之地,询问庄子里那些和刺客交手的侍卫,想从他们用的路数来推断对方的来历。

  一通排查下来,天色已经不早。

  陈朗还要回京复命,不会在庄子里停留太久,离开前,他突然道:“陶先生,听说庄子里种了不少庄稼,不知我能否去看看?”

  陶先生心中微动,明白他的意思。

  陈侍卫估计是代皇上过来查看玉米和红薯的情况。

  陶先生亲自带着陈朗去玉米地,然后又去红薯地,因这两块地之间的距离有些远,还要走一段路。

  陈朗仔细地查看两种农作物,在他的印象里,他从没见过这两种庄稼的模样,实在想不出它们日后会长出什么样的粮食,真的能让所有百姓都填饱肚子吗?

  “陶先生,它们打理起来麻烦吗?”

  “玉米还好,红薯真的是一点也不麻烦,它们的生命力格外顽强,不用怎么照顾,它们就自己长出了一大片。你看这片地里的红薯藤,太子妃说,它的叶子是能吃的,昨天我们掐了点叶子清炒,加了点腊肉进去,味道还真不错,喷香得……”

  红薯叶的做法是温如水提供的,温如水最爱吃的是腊肉炒红薯叶这道农家菜,尝过的都忘不了。

  听她叨念得多了,庄子里的农户也记在心上。

  所以等红薯叶可以吃时,庄子里的厨子首先便做了道腊肉炒红薯叶给陶先生尝尝。

  陶先生回味片刻,突然想到什么,“陈侍卫,等会儿回京城,能不能麻烦你帮忙捎些红薯叶回去?”

  陈朗:“……做什么?”

  “太子妃说想为太子殿下做一道炒红薯叶。”陶先生笑呵呵地说,“前阵儿,红薯苗长得还不够旺盛,我们都不敢掐它的叶子,现在看它长势如此好,掐点也没什么。”

  陈朗看着夜色下那连绵而去的红薯藤,生机勃勃,若是不知情的,会以为这是一片茂盛的野草。

  确实长得好。

  最后,陈朗带着内廷禁卫离开凤丘山时,马背上的布兜里装了一大把的红薯藤。

  因夜色深沉,众人也看不清那是什么,就着火光,隐约觉得就是一把杂草。

  随行的下属疑惑地问:“大人,为何我们要带一把草回去?”

  陈朗绷着脸说:“这是陶先生让我帮带给太子殿下的。”

  听说和太子殿下有关,下属识趣地不再问。

  翌日清晨,城门打开,陈朗策马进城,带着一兜“杂草”进了宫。

  他先是向皇上禀报所查到的事情。

  “那些刺客应该是来自北地的游侠儿,他们的虎口有常握弓箭的痕迹……臣已经让人去北地探查他们的身份,半个月后应该会有消息传来。”

  昭元帝沉着脸,捻着姆指上的玉指板。

  北地来的游侠儿,可能是大禹人指派的,也可能是北蛮的探子,或者是有人想要借刀杀人……

  皇帝心里门儿清,只怕这一查也查不出什么,对方既然出手探查凤丘山的秘密,自不会留下什么把柄。

  心里的念头微转,昭元帝很快就抛下,问道:“凤丘山那边的庄稼怎么样?”

  陈朗心知皇上问的是什么,详细地将自己在庄子里所见到的两种农作物的情况与他说,最后道:“属下离开时,那位陶先生让属下带了一兜红薯藤回来,说是太子妃想给太子殿下炒道菜。”

  “红薯藤?快带过来给朕瞧瞧。”昭元帝满脸兴味。

  陈朗将带回来的红薯藤送过来。

  昭元帝从龙椅起身,蹲在地上查看,伸手翻兜里的红薯藤。

  虽然它们被摘下来已有一个晚上时间,不过因为陈朗细心地时不时浇些水,叶子倒没有发蔫得太厉害,看起来仍是很精神。

  昭元帝摸摸叶子,又掐它的梗,最后拿了一片叶子放进嘴里嚼。

  “皇上!”

  陈朗和李忠孝等人吓了一跳,差点忍不住过来护驾,帮他品尝。这红薯藤到底是没见过的作物,谁知道这么吃会不会吃出什么毛病来?

  “没事。”昭元帝不在意地说,“这是太子的庄子里种的东西,不会有事。”

  从这话可以看出,皇上对太子的信任,竟然连试毒都不用。

  陈朗和李忠孝听罢,不好再说什么,他们跟在皇上身边,自是知道皇上对太子有多好,只是没想到会信任到这程度。

  昭元帝生啃一片红薯叶,也没尝出什么滋味,最后道:“李忠孝,将它送去厨房,晚膳时就让厨房的人炒道青菜……对了,就按照庄子里的人说的,加点腊肉来炒。”

  李忠孝应一声,正要带下去,陈朗硬着头皮说:“皇上,这是太子殿下指明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