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章(2 / 2)


  明娣说:“三百万也行。”

  我说:“你做白日梦吧!”

  我从挎包里取出工作证亮给她看:“我是市公安局的法医淑心。”

  明娣啧啧地咂着舌说:“法医啊,真了不起,吓死我了。什么时候下岗了,到我那儿去,管你碗饭吃。”

  我笑笑说:“放心,讨饭也讨不到你门口。我是市公安局的法医,出具的鉴定结论书具有法律效力,我现在就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幅画上的血迹,不用鉴定,就知道是陈年血迹,绝不是近期溅上去的。”

  明娣撇嘴说:“别把自己说得像神仙似的,我还真信不着你。这幅画自从我们家那死鬼走后,就保存在银行的保险箱里,十几年没人动过,谁能在上面喷上血?这就是在拍卖行弄的。”

  我听完心里一动,和沈恕用目光交流下,说:“你要是真想分清责任,说话可要承担法律责任,这幅画十几年没人动过?”

  明娣说:“你以为我讹人哪?这幅画从没人动过,你要不要看看银行的保险箱记录?”

  我笑笑说:“让你说着了,我还真要看看,这是证据。”

  明娣说:“知道是证据就好,这件事,走到哪儿,也是我占理。”

  我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沈恕,说:“现在事情升级了,这幅画不能留在这儿,更不能让你带走,我们要带回公安局检验。”

  明娣一听,按捺不住跳起来,说:“你们要毁灭证据怎么的?这是民事纠纷,公安局管不着。”

  在一旁沉默多时的沈恕终于开了金口,正色说:“我是楚原市刑警支队副支队长沈恕,现在正式通知你,这幅画关系到一起凶杀案,是刑事案件的证物,现在暂时由公安机关保管,等案件水落石出以后,一定物归原主。”

  明娣瞪大眼睛,说:“你们什么意思?”

  沈恕说:“我已经说得很清楚。至于这幅画上的血迹,我们改天会给你出示权威部门的检验报告,证实是十几年的陈年血迹,你和拍卖行之间,不存在责任关系。”

  明娣愣怔了一会儿,疯一样向那幅画扑过去,要把它抓在手里。我伸手把她拦住,严肃地说:“我不是吓唬你,画,我们一定要带回去,在松江省,我们不是最权威的检验机构,但至少是几个权威的检验机构之一。沈恕和我,现在是以公安人员的身份正式通知你,请不要干扰办案,尤其是人命关天的刑事案。”

  明娣见我一脸严肃的样子,终于有些害怕,服软下来,说:“那你们要给我打个收条。”

  沈恕说:“我们会以公安机关的名义,给你出示一份正式的收据,你放心,这幅画在我们那里会得到妥善保管,如果有遗失或损坏,由公安部门负责赔偿。”

  明娣瞪着眼睛看了沈恕几秒钟,说:“就信你一回。”

  沈恕说:“谢谢你的信任。以后我们可能还会再打交道的,如果破案需要,还请你多配合。”

  沈恕没向她透露这幅画的用途,更没说出他心中的怀疑,毕竟这只是一起陈年积案中的一丝细微光亮,而且那光亮模糊而遥远,不可捉摸。

  这只是一个公安人员出于良心和责任的驱使作出的主观判断。而这起案子的复杂背景,更预示着未来的每一步都将困难重重,由于是时下正当权的马占槽局长亲自经手的案件,即使案子翻过来,对沈恕也只有负面影响。如果翻不过来,沈恕的前程,这些年积累的名望,都将付之东流。

  这就是我佩服沈恕的地方。他为人处世,绝不会在表象上故意表现得刚直不阿,刻意塑造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他懂得为别人着想,做事每每给人留有余地。但是他心里有一杆秤,什么该轻,什么该重,什么事可以迂回,什么事应该坚持原则,什么事应该放手一搏,他清清楚楚。

  这个烫手的热山芋,里外不是人的案子,只有沈恕肯管、敢管,而且会一管到底。他不会为爱惜乌纱帽而惧怕得罪上级,因为他相信公理和正义。

  3.往事原罪

  回到局里,我一头扎进法医实验室。

  沈恕居中协调,很快拿到胡长伟和王守财的儿子王钰的体液,给我送到实验室,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这十几年的血迹,还能化验出来结果吗?”

  我说:“咱们运气好,这血迹是溅在熟宣纸上,渗透能力、吸收能力好,如果溅在光面纸上,血液早已凝固风干,血痕样本就不能用了。”

  沈恕的脸上绽放出笑容,说:“全看你的了。”

  我看他一眼说:“先别高兴太早,这血痕要是案发现场那两个人的,可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沈恕咬咬牙说:“苍天有眼。”

  沈恕回到办公室,又调出当年胡长伟案的卷宗,仔细研读,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案件的疑点。这些卷宗他已经阅读过几次,对其中的一些侦破手续也曾产生疑问,但是毕竟年深月久,当时的记录水平、办案程序和现在都有差异,他无法根据这些蛛丝马迹复查,那样做就是公然破坏公安机关的纪律。

  沈恕咬着一只铅笔头,凝神思考了一会儿,拿起电话把当年参与这起案子的吕宏叫进来。

  吕宏今年五十出头,是刑警队的老资格之一,与他同时起步的几人现在都升任局级处级干部了,吕宏却因性格耿直,不善于走上层路线,大半辈子窝在刑警队里,连要求调到治安支队的报告都一直压在马占槽的办公桌抽屉的最下面。

  吕宏进来后,大咧咧地在我对面坐下。我问他说:“有个旧案子,想请你帮我回忆一下。”

  吕宏掏出烟点上,扔给沈恕一支。沈恕接过烟,在鼻子下面闻一闻,放到一边,说:“十六年前,那是1993年上半年,你办过一起入室杀人案,死的是一个包工头,叫王守财,杀人的叫胡长伟,你还记着这个案子吗?”

  吕宏想了想说:“记着,这起案子是马局主抓的,那是他当上刑侦副局长后抓的第一起命案,给我们额外加了压,所以印象挺深。”

  沈恕说:“对胡长伟家属的走访和调查取证是你经手的?”

  吕宏怀疑地看沈恕一眼,吐出一个圆溜溜的烟圈,说:“是我,有什么问题?”

  沈恕说:“当时胡长伟和他老婆住在建筑工地的临时帐篷里,前后左右都有民工居住,而且根据案发时间推断,胡长伟走出家门时最迟也在下午6点左右,建筑工地还在施工,所以胡长伟离开时,应该不止有一个人看见。为什么你只取了胡长伟老婆的口供,未向其他目击人询问,这不符合办案的常规程序。”

  吕宏猛抽了两口烟,说:“沈支队,你什么意思?”

  沈恕说:“你别多想,这不是胡长伟因这个案子判了死缓,十几年里一直申诉,我感觉其中有些蹊跷,要真是我们这边出了岔头,可真就把胡长伟给坑了,所以把这个案子调出来,再复核一下,咱们对事不对人,你是队里的前辈,我对你一向是信任的。”

  吕宏见沈恕的态度非常诚恳,也有点感慨,缓和了抵触情绪,叹口气说:“这个案子办得不顺心哪。我当时心里也犯嘀咕,胡长伟的老婆觉悟也太高了,在我调查时她毫无保留,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还主动交代了胡长伟临出门时特意带上木匠凿子,并留下话,如果工钱要不回来,他就和王守财同归于尽。胡长伟老婆是个进城务工的农村女人,按说碰上这样的杀人案子,肯定会替丈夫遮遮掩掩,不连吓带骗,是得不到真话的,她倒好,像个经党教育多年的老党员似的,大义灭亲哪。”

  沈恕点点头,说:“你既然存有怀疑,怎么没对胡长伟的同事和邻居们进行走访调查?这本厚厚的卷宗里,胡长伟的关系人的证词,只有他老婆一个人的。”

  吕宏说:“怎么没走访别人,我向胡长伟的二十几个同事和邻居询问过,其中有几个是和他关系比较密切的,他们都说没见到胡长伟出门,还有人说胡长伟不是从家里走的,而是在工地上做工时,突然临时动念,去找王守财要钱。”

  沈恕说:“这些证词比胡长伟老婆的证词有利得多,说明胡长伟不是蓄意杀人,为什么都没出现在卷宗里?而且双方互相矛盾的证词也需要进一步验证。”

  吕宏说:“当时我的确是如实写了汇报材料,后来送交检察院的时候,对胡长伟有利的证词都不见了,我估摸着是有人动了手脚,为了办成铁案,立功心切。”

  沈恕沉吟片刻,说:“老吕,咱们谈话的事,你能不能暂时不要向别人提起,知道的人多了,恐怕会有阻力。”

  吕宏看着沈恕的眼睛,说:“沈支队,你想把这个案子翻过来?恐怕不太容易。”

  沈恕说:“现在说翻案还为时过早,总之以后还需要你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