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二十八章又一个憧憬





  午饭之后,陈瑜回到公司,并未太把安凯的情况放在心上,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安凯怎么决定是他的事。

  不过这件事却给了陈瑜一个灵感,就是迂回战术的路线,可以从安家的亲戚那边入手。

  首先现在社会的亲戚是个什么情况,基本上大家都心知肚明,自己家子女结婚、升学宴之类的事情,他一定会请你到场,份子钱不要白不要,但是真正的好事,他才不会告诉你呢,更别说和你分享了。

  所以说,知道安彤如何如何了,对那些亲戚来说,并没有切身的影响,大多数就是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真正关心焦急的,一只手的数目都未必凑的齐。

  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只要陈瑜许以重利,让他们帮着自己说说话,几乎不会碰到什么阻力,甚至都期盼着这样的好事落在自己头上呢。

  而这些亲戚的看法,却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着安国豪李慧琴的决定,人都好个面子,所有的亲戚全都说陈瑜的好话,充分理解着他的无奈和迫不得已,到时候就是三人成虎,最起码安国豪李慧琴也会觉得面子上有光,想想那些吹捧和阿谀奉承,起码心里也会好受。

  具体实行方法也不难,太过直接的找上门送钱当然不行,最好有个介绍的中间人,然后以一起合作开店的方法,股份分配的时候多给一些就行了,法律上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而最合适的中间人人选其实还是安凯,不过这小子现在态度未明,所以这个计划只能暂且搁浅。

  将这件事暗暗记在心里,陈瑜回到公司又找到了徐斌,继续着没有聊完的矿业话题。

  昨天陈瑜让他多查一些煤矿之类的,徐斌也捡着从这里开始说起:“煤矿大体分为大中小三类,小煤矿9至30万吨,中型45至90万吨,120至500万吨及以上则是大型煤矿了,而300万吨以上的,又称特大型煤矿。”

  “举个例子,年产三十万吨的小型煤矿,一般的煤一吨的价格在二百四十元到四百元不等,取个中间值三百块,那么年产量的总价格是九千万,总投资起码要三千多万,其中买矿的价格要占大半,这样第一年的粗略利润,有四千万已经算不错。”

  “相比起来,如果青瑜娱乐广场发展起来,比之开采煤矿见效要快得多,而且更加稳定,也是咱们熟悉的行业,风险比较小。”徐斌还是没有放弃说服陈瑜。

  其实煤矿本就是暴利行业,利润非常高,除开第一年,之后每年的利润会非常可观,因为超量采煤一直是常态,证是三十万吨年产量了,实际开采到五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都是非常常见的。

  “换句话说,就是投资之后,短期内回报并不会太大的意思了?”陈瑜皱眉,这可就违背了他的意思,本来想着随便走走碰碰运气,说不定找到个煤矿,可以缓解一下目前青瑜地产的债务压力,但是时间这么长的话,就完全没必要了。

  “这是一个长期投资,甚至矿井的建造也需要时间,越大的矿井建造时间当然越长,比如特大型的,年产量一千万吨的矿井,光是建造时间就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徐斌一看有门,便又抛出一个消息,“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真想当煤老板,不如等青瑜地产稳定下来以后再考虑,可以投资一些大型煤矿,现在的话,还是算了。”

  的确如此,陈瑜微微点头,暂时放弃了煤矿的事情,不过传说的四大战略矿,意义就不一般了:“你之前说的那个四大战略矿,大概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讲讲。”

  “那个你就更不用想了。”徐斌哈哈一笑,如实道来,“投资太高了,那是动辄千亿的投资,还得有关系才能让你开采。”

  “打个比方,你探测到一处钨矿,但是没有人没有关系,上面给你发个小锦旗,奖励你两万块钱,然后转头国企来建矿开采来了,和你屁的关系关系都没有。”这就是实际情况,徐斌也没夸大其词,“就算你有关系,但是没钱也不行,就那些大矿,我听说维护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把咱们青瑜地产卖了,都不够人家零头的。”

  “再者说,虽然条文我规定可以公私合营来开采,但是咱们国家这么多年,还没有哪个人成功过呢,没有先例可以参照,国外倒是有,但是社会环境不一样,没法相提并论。”

  陈瑜听了咋舌,这实在是吓人,公司卖了都不够人家维护费的,而且千亿的投资啊,陈瑜想到都发虚,就算是他现在这个程度,也无法想象千亿的具体概念,甚至他这辈子能不能赚到这些钱都有点没自信。

  全国才有几个千亿的富豪?哪怕世界上都没有多少,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不过随之而来的却也是一种挑战,如果这辈子到了那个级别,什么杨家祁家刘家,也就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存在了,平等对话都是可以的。

  那时候还用为了安彤的事情纠结吗?别开玩笑了,钱多到一定程度,是的确可以通神的。

  那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就连国家都会慎重对待,一旦发生点波动,影响就太大了。

  那真是打个喷嚏全国都要抖三抖,手里头管着的员工可能要以十万记了,一个不好,就是下岗浪潮。

  当然了,这些也不过是陈瑜的猜测罢了,幻想多过实际了解,算是一种憧憬。

  “行了,这些就暂时不考虑了,你去忙吧。”陈瑜打发了徐斌,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将来有一天,未必没有那样的机会,说白了他有这双眼睛,相信只要肯找,矿这东西是决对跑不了的,哪怕耗时十年,全国都走一遍,一寸寸的搜索,就不信还找不到。

  真正难的是如何才能获得开采权,以及不贷款的前提下,筹齐需要投资的庞大数额。

  发展到现在,从银行贷款这一点他一直很顾忌,小一点额度还可以,几个亿甚至更多就算了。

  留着可以当一个后手,更重要的是那种命运被银行掌控的感觉,实在不好。

  因为有了这一环,想要对付你就容易了许多,哪怕换一个人来,只要资格齐全,一样可以贷款来做这件事,不算稀奇。

  就拿采矿来说,投资千亿,银行一时间都未必筹集的了,如果同时两个人竞争,一方需要贷款,一方不需要,那么官方肯定会有所偏向的,毕竟一个赔了对银行、社会影响小,另一个赔了的话,损失的是银行,也就和国家没啥区别,这钱不还得他们来补?

  所以说,该借助外力的时候陈瑜绝对不会犹豫,比如霍青瓷,该要避免的地方,也绝对不会过线。

  哪怕发展速度慢一些,这个坚持,在他自己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