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零八章 白氏部落(2 / 2)


他态度很恭敬,但是柳青分明能看到他眼神中的恐惧。

看来“白家人”在这一片草原上的口碑并不是很好。

白凤儿摇头:“两匹马太少,最少也得三匹马。”

之所以是三匹马而不是四匹马,归根结底还是不放心柳青,怕他骑着马逃跑。

她直接找人要马,数量少了还不行,态度相当的理直气壮。

那两个牧民无奈的对视一眼,只能答应,又找了一匹没有配上马鞍的马过来。

两匹有马鞍的马,白凤儿一匹,柳青和秋雅共乘一匹。

没有配上马鞍的马就由那个大汉骑着。

他骑术娴熟,没有马鞍也能驾驭得了。

四个人就这样骑着别人家的马,在草原上一路向西北而行。

那两个牧民看着被人拐走三匹好马,却又不敢反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离开,脸上露出悲愤之色。

柳青坐上马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大唐伟大诗人白居易的不朽名作《卖炭翁》。

那首诗讲的是宫使对老百姓的巧取豪夺。

可人家抢了卖炭翁的炭,至少还拿出了一点布来打发。

在这里,白凤儿是直接征用三匹马,一句关于补偿的都没有。

心里想着:“大虞的官吏们要是在这样一个世界,恐怕会更高兴吧?”

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那三匹马的脚力都不错,此刻的大草原上,青草刚刚生出,没有一条固定的路,但处处都可以说得上是路,定一个目标,直线前进就是了。

在草原上奔驰,路上也遇上见十几拔牧民,见到了一些小小的聚居点。

这里就属于白氏部落的地盘,按照白凤儿的话来说,这是草原上最大的一个部落。

可是在柳青眼里,这里还是地广人稀,人口少得可怜。

牧民是逐水草而居的,白氏部落也不例外。

他们并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不同的时间有着不同的聚居地,只不过那些地方都属于白氏部落的地盘。

这是一个很大的部落,他们并没有聚集在一块儿,而是延绵了很大一片。

按照白凤儿的说法,白氏部落有二十多万人口,这个数量说起来倒是不多,大虞有些大县的人口就超过了这个数。

可是,草原上的二十多万人跟中原王朝的二十多万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他们一般都是十几个帐篷搭在一块,然后隔开很远的地方,再来一个聚居点。

所有的牧民都住在一个地方,那是不现实的,因为放牧需要大片的草地,一户人家就需要很大一片草地。

几万户人家都住在一块,那他们放牧的跑出几十上百里,那就没法放牧了。

但是又不能做得太零散。

他们要面对的危险,不只是草原上的狼群,还有别的部落的人,只有更多人家住一块,才能有效的抵御风险。

十几户人家住在一块儿,就算遇上了狼群,他们也能够应付得来。

而隔着几里就是一个聚居点,这也保证了有别的部落入侵,他们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干涉。

毕竟每一家都有着马匹,汇集起来比较容易。

而统治着这个部落的白家就在中央地带。

不管哪个方向出了事情,他们都能最快的抵达。

奔驰了一两个小时之后,进入到了草原深处,终于看到了大片的帐蓬。

那里就是白氏部落的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