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6章 计划与计谋(2 / 2)


为什么沉重?是因为大家都想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为什么沉重?是因为大家都想到了事态的紧急性。为什么沉重?是因为大家都想到了救人的难度。为什么沉重?是因为大家都在想救人的难度。

冠广群、耿直飙和王大勇一听说申宁正的父母被抓来当作诱饵,立即就想到要去救人了。只有立即把申宁正的父母救走,那些抗日的人士以及和申宁正要好的人士就不会去闯那龙潭虎**和天罗地网与阴险陷阱了,才可以避免许多的无谓牺牲,当然申宁正的父母也就不会遇害了。

王大勇最先说:“秦姐姐,这事不难,我们去救申宁正的父母就是了。”耿直飙也说:“不就是几个皇协军和日本人嘛,我们去把他们杀了就救出申宁正的父母了。”冠广群说:“这事要从长计议,要做到有备而去,更要做到万无一失,弄不好可能伤了自己人也可能致申宁正的父母于死地,那我们就成了罪人了,我们要快速地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秦怀素见他们三人都参与到救人的思维中来了,心就稍宽了,心想有他们三个人的帮助,这救人就有成功的希望了,仅凭她个人的力量和她的那些经理和保镖们,要从精心策范的日本人和皇协军手中救走申宁正的父母,那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当下他们四个人就集中精力智力来研究营救申宁正父母的方案。直到半夜,方案才出来。也还是个冒险的方案,只是有一点四个人都同意,一旦失败就撤退,原则是不能让申宁正的父母因救而受到伤害,当然救人的人也不要因营救受到伤害。方案制订起来困难和复杂,说起来就容易和简单了。方案是这样的。

第一步,就是派人潜越到申家小院里去杀了埋伏在那里的皇协军伏击手。

这一步是成功的开始也是成功的关键。大家都不知道敌人在申家小院里面到底埋伏了多少伏击手。敌方的多少决定己方去人的多少。因为这是一次不能用枪的战斗,只要枪声一响全城的鬼子和皇协军都知道了出动了,营救就立即失败了。大家只能估计申家小院里有多少伏击手了。

秦怀素对申家小院相当地熟悉,从申家小院的房屋和宽敞来看,那里面驻扎一个排的伏击手都有自由的活动空间。这个数字太有伸缩性了,最后只能用猜想来确定院子里的敌人了,就定为十二个吧,整整一个班,是不是差不多,那只能到院子里去杀了那些敌人才会知道。因为不能开枪,十二个敌人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杀掉,就需要多去些人手了。

大家想到,巫烂壶也不是个没头脑没阴谋的人,他派到申家小院里去的伏击手肯定是训练有素身手敏捷的人,并且他们可以开枪,这就大大增加了用功夫杀掉这十二个敌人的难度。最后就决定去六个人到申家小院去解决那里的十二个敌人。

这六个人是秦怀素、冠广群、耿直飙、王大勇、秦秀娴和秦叔夯。秦叔夯是秦家的老武师,轻功了得,所以选了他去。这一次去申家小院全程是要从很远的街道上房越脊走的,所以对轻功的要求特别高。六个人都得带枪带刀去申家小院,刀是用来不出声杀掉小院里的敌人的,如果敌人开了枪,那我们就只好用枪了,营救就告失败立即就撤回。

这一步的行动由秦怀素指挥。

第二步,就是如何把申宁正的父母救出蓝光巷。

蓝光巷不是很宽,只能容一辆马车通过,但是很长,至少有五百步长。巷子原先是一条街道,两边的住户就在家里做起了生意,全是些小吃、小炒、小卖、小服务的营生,不过生意十分地红火,来的人相当地多,蓝光巷就成了一条地方特色名街。

后来在蓝光巷的两头建了大街,东有如愿街,西有遂意街,有许多生意就转移到大街上去了,不过蓝光巷有历史底蕴传统优势,仍旧不失往日的繁华。日本鬼子来了,人们不常出来聚会了,这里的生意就清淡了许多,行人也少了许多。

不过有一些行人那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每天要到各家各户来收大粪小便的马车,那是必然要来的,因为这些东西太臭了,必须当天运出城。还有每天要到各家各户来乞讨为生的叫化子,那是必然要来的,因为这里的饭菜太香了,就算是碗残羹剩汤那也是十足的美味。罗米鼠和他的那团丐帮小兄弟,就是这巷内的常客,不光在这里讨吃,还在这里打闹顽皮,已经成了这里的亮丽风景,他们一天不来,人们倒不习惯了。

秦怀素也是经常到蓝光巷来的人。她来不光是到申宁正的家里看望远亲姨妈,也来这巷子里吃小吃,更重要的是到这巷子东头的船山书画店的老板王耕书家中来收集情报。王耕书是党在这里的情报员,他的书画店也就是情报的集散地。秦怀素此次要救申宁正的父母,首先也想到过他,但她不能暴露这个情报站,那样会对党的情报工作是个大损失,说不定就会有许多不知情的情报员前来被捕杀。

秦怀素向冠广群等人详细地介绍了蓝光巷的情况,希望大家想出一个救出申宁正父母出巷的办法来。

但是大家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有效的办法来。最后是王大勇想到了粪便车粪便桶,他说:“我说句不中听的话,可不可以把被救的人装在粪便桶里从小巷子里运出来。”这句话立即让耿直飙忍不住笑个不止。耿直飙说:“王排长,亏你想得出来,我都为你这句话感到汗颜了。”

但是冠广群和秦怀素没有笑,他们倒想到了这是一条可以商榷的好计策。最后几经商榷和完善,就采用了王大勇提出的这条计策,只是把大粪桶换成了新的,在粪桶上抹些泥巴装作旧的一般。还有就是准备了好几辆大粪车大粪桶,除了有一辆开到蓝光巷的以外,其他的真真假假地开到如愿街、遂意街以备急时所需。

秦怀素和县城里的掏粪行很熟,掏粪行的行长陶水敏就是自己人,那里的掏粪工中也有许多自己人。秦怀素把这一计一说完,立即就吩咐手下人分头准备去了。这一步难题就这样计谋了。

有了上面这两步,人就救出来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下两步就不必要了。只是由掏粪工将申宁正的父亲和母亲装在粪桶里运出城来就是了。而掏粪车的出城是比较容易的,日本军和皇协军也要拉屎撒尿啊,他们也不乐意呆在臭烘烘的城里啊。掏粪车由于臭,还有专门的出城通道,大路和大街门是不准走的,因为粪桶里经常有粪水喷出,走的久了,会让大路变得臭烘烘,所以就专辟了一条粪路让掏粪车走,那条路确实是又烂又滑又臭烘烘的。

但是秦怀素等人还是制订了第三步和第四步,要做到步步衔结步步为胜善始善中善始善终万无一失。

第三步,就是掏粪车如何出巷口。

蓝光巷的巷子两头都有巫烂壶的卫兵把守。据秦怀素的偷眼观察,那里面的卫兵还不小,估计在一个排以上。如果有士兵起了怀疑或者发现了蛛丝马迹或者是心血来潮来找掏粪车的岔子,那该怎么办?

大家想到,巫烂壶的狡猾胜过日本人,他是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他一定会命令他的卫兵严查进出巷口的一切物件的。像掏粪桶这样能装进大人的器皿,他们应该是不会放过检查的。秦怀素到巷口的时侯,就看见卫兵在检查一只进巷的马车,马车上的箱子里装的是茶叶,箱子也没有那么大装得进人,但巫烂壶的卫兵还是把箱子都打开了来检查,还用剌刀扎进茶叶里绞了一番,可见检查是十分地严密。

如果装有申宁正的父母亲的粪桶也遭到巫烂壶的卫兵如此检查的话,那该怎么办?这一点是务必要事先想到和防范的。由此第三步就是防范巫烂壶的卫兵来刁难和检查掏粪车装粪桶出巷口。想了好一会了最后也想出了办法了。

最后想出的办法是把这件大事交给了小小年纪的罗米鼠,让罗米鼠的叫化子都到那儿去制造混乱,在乱中让掏粪车快快赶走。为保险起见,秦怀素则派出李相湘带了五个人扮作过路人在巷口就近的地方监视着,还叫周运帆和刘教通两人带一挺轻机枪到卫兵对面的房顶上埋伏。万一巫烂壶的卫兵用手或用枪托敲敲粪桶,那装人的粪桶就会发出不一样的响声,这时就可能要露出真相,那就只有真刀真枪地干了,让枪声来掩护掏粪车快快地逃走了。

这样就必须还有第四步了。

第四步,如果枪声响起来了怎么应对?一旦枪声响起来就会有许多的巫烂壶的卫兵从屋里跑出来战斗了。这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出巷口的这伙卫兵。这里的卫兵大概是三十多人,算是一个庞大的有战斗力的队伍了。如果他们都从屋子里出来参加战斗那是很难对付的,因此就必须要快要先下手为强把他们堵在巷口处的屋里消灭掉。

秦怀素派了公司的保安队队长郎亚君带了十名保安队员去完成这一任务,冠广群献计带一挺轻机枪去封住苍口敌卫兵住屋的大门,耿直飙献计用手榴弹和手雷扔进屋里去消灭敌卫兵,王大勇献计说救人车一出巷就朝大街上跑别朝小巷里跑因为小巷跑得慢大街上跑的快且大街上的掏粪车反而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秦怀素采纳了他们的献计,立即安排人按此计划执行去了。

第五步,就是如何对付越来越多的日伪军?

枪声一响,日伪军就会迅速地向枪声处蜂涌而来,特别是在蓝光巷另一头的巫烂壶的卫兵和在如意街绿灵台的日本兵。在城东的端本横木也会带着日本兵赶来,在城西的巫烂壶也会带着皇协兵赶来围剿,城南城北的守城兵也会派出兵丁向城中合围。平山县城就这么大,这么多的敌人从四面八方而来,就是只蚂蚁也难以逃生了。因此必须要把敌人引开,主要是引敌人与救人的粪车南辕北辙,好让救人的粪车顺利地出城。

秦怀素在平山县城里长大,对这县城里的大街小巷熟悉的程度不亚于自己的掌纹,因此她就制定了迂回地把敌人引向北城的路线,让救人的掏粪车好顺利地向南城口的粪路上出城。引敌的人员他也安排好了,先到指定的地点去埋伏,待战斗打响,就一边杀敌一边引敌,达到目的后就悄悄地潜回。她和冠广群等人则潜出南城口,去与救人的粪车会合,然后护送申宁正的父母到大虎山。

计划和计谋就是这五步。计划是成功的基础,计谋是成功的保障。有了计划和计谋,行动就容易了。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实际上,执行计划和计谋更难。有一点点差歧,有一点点意外,有一点点失误,有一点点特因,都可能使整个的计划付之一炬复水难收。因此冠广群和秦怀素都强调,参救人员都既要严格按计划执行,也要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因事制宜果敢果决地地处理突发事变,确保这次营救行动的成功。

尔后他们又各各进行了周密的准备。时间就到了半夜了。他们就悄悄地出发去执行营救了。